2)第439章 汉阳沦陷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是新军维系团体精神的一种方式。

  昨晚的交战失败对于自家这只部队士气的打击不小,但更重要的是战死者的尸体和伤员都没能带回来。这相当于告诉众人,在这里受伤就等于死亡,连尸体都回不了家,这就很难再让这只伤亡率近半的部队返身再战了。事实上,剩下的将士居然还能保持住军纪,就已经让吴三桂很是满意了。

  新军之中没有什么家丁的存在,但是军官所带领过的军队,总是能够留下一点痕迹的。吴三桂可不希望,自己第一次单独领军就成为了士兵们的嫉恨对象。他现在倒是能够强迫剩下的队伍调头,但是却不能保证这些士兵是否还能和昨晚一样奋勇上前。

  而且,吴三桂也真没打算用自己的性命去换取这场功劳。如果连性命都没了,再大的功劳对他都没有意义了。

  他扫视了身后的部下,发觉他们的目光都躲开了自己,于是下定决心说道:“罢了,罢了。既然殿下想要等各地的援兵来护卫他,那么我们就先赶上两位大君,护送他们去江华岛之后再说。”

  吴三桂的决定,让他身边的明军骑兵都松了口气。而那些朝鲜官兵和官员们也很高兴,有上国兵马护卫着他们,想必接下来的2天旅程就安全的多了。

  汉阳城内,随着朝鲜王的离去,原本喧嚣不已的朝堂反而安静了许多。受命守城的领议政金瑬及其亲信,在李倧面前只会说些他想听的主张,但是对于汉阳城能不能守住,大家都是毫无信心。

  但是当朝鲜王离开之后,这些在李倧面前大言不惭,一味指责议和就是投降的官员们,才发现事情有些不妙。他们可没预料到,守卫汉阳的责任会落在自己身上,原本他们是想要保卫李倧出巡的。

  特别是后金军的统帅多尔衮派人送信入城,言明他已率三万大军抵于汉阳城北,要求朝鲜王亲自出城入后金军营解释,为何要背叛丁卯之盟,连续几年不听从沈阳下达的命令云云。

  多尔衮最后在书信上写到,若是过了中午还不回复,他就要出动大军攻打汉阳,大军攻城恐难留手,到时全城上下恐怕就要皆为粉末了。

  金瑬及其亲信顿时被多尔衮的三万人马给吓坏了,从原本的偏向主战迅速变成了议和派,想要派人出去同多尔衮谈判。

  但是主和派的领袖崔鸣吉已经护卫着朝鲜王离开了,此刻汉阳城内正是主战派官员占据了上风。

  弘文馆校理尹集、修撰吴达济及台谏官洪翼汉三人,更是高呼:“胡虏在信中如此羞辱殿下,领议政如何能够与之妥协。岂不闻:主辱臣死吗?

  更何况如今殿下南狩,却将守卫汉阳的重任托付给领议政,难道不正是因为此前领议政在殿下面前夸口,说区区胡虏微不足道,必能教他们在汉阳城下头破血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