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0章 内阁改制的方案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但是这种被崇祯用圣人之言堵嘴的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

  刘宗周终于忍不住说道:“陛下,这嫂溺叔援用在国事上,恐怕不太合适吧?”

  “朕不过是打个比方罢了,所以,诸卿都看到了,朕连引用圣人之言都引用的不甚适当,又如何能管理好这个国家呢?以朕的能力,一个运行良好的内阁中枢实在是必要的很啊。不是吗,刘先生?”

  刘宗周可没料到,崇祯会自爆其短,借他的话为黄立极站台。崇祯拦在黄立极前面,挡住了朝臣们的弹劾,这便让其他人无法再继续纠缠,黄立极制定方案时的用心了。

  不过为了防止内阁权力失去制衡,朱由检还是确定了内阁首辅5年一任,不得连任三届的规定。

  除此之外,刑部、大理寺被独立于内阁之外,内阁有监督的权力,但是不再有直接管辖的权力。

  刑部的品阶虽然没变,但是刑部的权力却扩大了。大理寺的品阶则从从三品提升到了正二品,和刑部品阶相等。

  刑部复核的案子,不再直接呈报给皇帝,而是由大理寺复核后再上报给崇祯。

  方案讨论的初步成型的时候,朱由检建议,内阁的大学士们,不再以辅为名,而是以相为名。

  但是对于这个名称的改变,大部分朝臣都表示了反对,他们可以接受朱由检以从权的名义确定内阁和六部之间的关系,因为内阁管辖六部在事实上是确立的,现在只是正名罢了。

  但是把内阁的名字都改过来,无疑让他们觉得,有违自己一向坚持的道义原则。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愿意,失去制约皇帝的一件工具。

  在这种大势面前,朱由检和黄立极都退缩了,他们不愿意为了一个名字的变更,把已经到手的成果再推出门去。

  这一日朝会快要结束的时候,朱由检突然说道:“我大明法律规章典籍诸多,朕观《大明律》、《大诰》、《问刑条例》不是有未及之处,就是有重复之处,且刑罚过于严苛,难以实施。

  朕以为有必要重修律法,使大明百姓和地方官员可以有法可依,不必陷入混乱之中。”

  “《大明律》修订完成之后,太祖皇帝曾经下诏,令子孙守之。群臣有稍议更改,即坐以变乱祖制之罪。所以陛下,这修法一事,不可为之啊。”

  朱由检话音刚落,大半个朝会的官员都表示了,反对崇祯修法的提议。

  和之前还有人支持崇祯不同,关于修法的事,没有一个人敢站在他这一边。连一向站在崇祯身后摇旗呐喊的左副都御使,也缩着脖子不敢做声。

  朱由检思考了一会,发觉这还是因为自己的威望太低了,他的权力毕竟还是来自于皇权,而不是来自他本身。

  当他试图想要改变一些事务的时候,除非能够给这些大臣们带去比改变之前更大的利益,否则他们是不会站到他这一边的。

  比如这个修改整个大明律法的问题上,并不能带给这些官员们可以看得到的个人利益,自然也就不会有人愿意站在他这边。

  一个早上的朝会已经开的精力不济的朱由检,终于没有精力和这些官员们纠缠下去了。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