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0章 陕西商人的代表一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把陕西百姓的积蓄消耗一空,如果接下来的年份,再遇上前些年的天时,陕西人还能活的下去吗?

  诸位应该都是陕西人,如果陕西大乱,各位的家人和亲族还能安乐的过快活日子吗?”

  皇帝的问话,让在场的商人代表们忘记了商税的事,勾起了他们对于家人担忧的情绪,虽然他们不少人已经准备把家搬离偏远的县城,但是想要把整个亲族都迁走,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一个是家乡的田地不能抛弃,一个祖宗庐墓不能抛弃。更何况,人离乡贱,物离乡贵。在这个宗族礼法的社会里,外乡人不受欺负那是不可能的事。

  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很少人会下这个决心,把整个宗族迁移到外地去。

  刘昭看了看同乡们的神情,咬了咬牙,再次上前对着崇祯拜倒说道:“圣明无过于天子,陛下如此关心我陕人,我等惟陛下之命而从,只求陛下能够救我陕人于水火。”

  在场的商人代表们,顿时跟上了刘昭的步伐,纷纷向着崇祯恳请道。这一次他们的恳求声,倒是真心实意了一些。

  朱由检站了起来,走到了跪拜自己的商人中间。他踱着步说道:“你们都指望朕去救陕人,但老实说,朕其实并没有这么大能量。真正能救陕人的,只在各位身上。”

  朱由检的话让这些商人们一头雾水,如果连皇帝都做不到的事,他们这些地位鄙贱的商人们又如何做的到。

  刘昭大着胆子询问道:“小民愚钝,敢问陛下此言何解?若是能救家乡父老,小民倾家荡产也愿意,可是小民的家产对于陕人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啊。”

  朱由检看着他笑了笑说道:“就算把诸位的家产都算上,也不过是救上陕人一时罢了。所以各位不必担忧,朕要图谋你们的家产。”

  皇帝的话让商人们终于完全放下了心来,他们的确是想为家乡父老尽点力,但是要让他们倾家荡产去救陕西的流民,他们同样是敬谢不敏的。

  朱由检在过道上慢慢踱步说道:“种田是看天吃饭,想要不看天吃饭,就要大修水利,只有陕西百姓吃饱了肚子,口袋里有了余粮,各位才能卖的出去商品。

  在水利设施没有发挥作用之前,我们首先要赈济受灾的百姓。或是以工代赈,通过修缮道路来救助百姓。

  但是不管兴修水利、赈济灾民、修缮道路,都需要花费巨大的钱粮,可是国库里却是空空如也,完全负担不了这笔费用。

  那么钱从何而来,古人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我大明财富十之七八聚集在东南,半个苏州府的商税就抵得上整个陕西的商税。只要能够收取商税,朝廷就能负担这笔费用。

  为什么东南富裕而西北贫瘠,还不是因为西北地区要时不时的防备蒙古人南下。自我大明开国以来,蒙古破关而入不止一次,每一次都是陕西和北方地区受损,但是东南各省却次次安然无恙。

  为什么?不就是我们替他们这些南方人挡住了胡虏的入侵吗?陕西为大明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东南的商人们缴纳税收,帮助陕西人建设家园,难道不应该吗?”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