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98章 成贤街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而名动公卿美梦,都是跟不上形势的酸腐文人了。

  一些京城名妓看着京城的风气变化,不是南下金陵,便是干脆金盆洗手,在成贤街开上一间茶楼,主持一些文人清谈的聚会。如此一来,京城成贤街便成了外地来京读书人必要前来拜访的圣地。

  而依托成贤街的学生和外地士子,也渐渐形成了数十个小团体。这些以文社为名结合起来的小团体,不仅成为了北方士子的精神领袖,声势上也压住了年初在南方成立的复社。

  从国初开始,大明的文风都是南胜于北,就连朱元璋也不得不弄出了南北榜来平衡南北士人的力量。到了近世,江南经济的发展,使得南方普通百姓的识字率远远超过了北方。

  且江南交通便利,地狭人稠,士人求学和交流都比较方便。这也使得江南士子的学术成就,比闭门造车的北方士子要高的多。

  东林党人兴起之后,江南的文人结社都带有一定的政治意义,不再是普通文人交流诗词的文学社团,因此江南文社的声望更是为普通百姓所熟悉一些。

  张溥在年初纠合江南数十个文社,组成了一个超过千人的复社,并明确提出了建立复社的政治目的是,“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已经是一个政治团体的雏形了。

  在苏长青没有穿越的历史上,北方的年轻士子在明末完全没有形成一个类似的政治团体,因而无法同复社争夺舆论上的话语权。这也使得在北方沦陷之后,这些复社文人联合江南士绅排斥了南逃的北方士绅官僚,为了独自掌握了南明小朝廷的政权,兴起逆案打击异己。

  一团散沙的北方士人当然斗不过占据了主场的复社文人,而南方百姓对于这些北方士人全无了解,因此在舆论上也就偏向了复社团体。最终的结果就是,南明小朝廷完全失去了北方士绅的人心,让满清稳固了北方的统治。

  但是在现在,成贤街上聚集起来的数十个文人团体,比之复社内部的联系更为紧密,也更有组织性和更强烈的政治性。依托于燕京大学成立的这些团体,并不认同复社的政治主张,对张溥提出的复古思想更是不以为然。

  这些社团的成员在燕京大学内学到了足够多的新思想,也初步了解了海外诸国的地理和人文,而自然科学的发展,更是让他们开始从儒家构建的虚拟世界转向了对真实的物质世界的探索。

  每三日一次的演讲辩论会,更是成为了各种新思想的创造源头,不同主张,不同观点的激烈碰撞,使得燕京大学的学生们成为了改革派最为坚定的支持者。在这种状况之下,复社的成立对于北方士子的冲击,也就变得微乎其微了。

  一些原本受到张溥邀请,一同参与复社创建的北方文社,最终也没有成行。不过复社的成立,倒也刺激到了燕京大学的学生们,他们也想成立一个统一的组织,把现在过于混乱的各个社团梳理一遍。

  去年宫门叩见,夏允彝得到了崇祯的称赞后,顿时成为了京城年轻士子的新生代领袖。

  下去走访了陕西受灾地区之后,返回京城的夏允彝便开始倾向于朝政改革了。虽然他对于朝廷执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方式还有诟病,但是对于这一政策本身倒是放弃反对了。

  虽然他认为这个政策损害了士绅大户的利益,但是对于陕西这样的受灾地区来说,没有这个政策就真成了人间地狱了。夏允彝显然还做不到,把士绅的利益置于灾民的性命之上。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