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章 抵达新奥尔森_神级渔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险家亨利哈德逊来到这里,并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鲸鱼和海象,再往后,芬兰籍探险家琴登肖尔德先后五次带人来此考察,发现这里有大量的矿产!哦。琴登虽说是芬兰人,却是代表瑞典去这里探险考察的。

  随着这里的资源被发现,一批又一批的欧洲人来此创业,其中最多的就是挪威人和俄国人了。他们在这里捕鲸猎熊,开矿挖煤,甚至在此建立了城邦,也就是现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首府朗伊尔城。这也是人类建立在地球最北端的城市。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利益日益增长,关于这个国家的所有权就出现了问题。

  如果按照‘首先发现’权力来说,这里是荷兰人发现的,但是没有证据表明,荷兰人说过这里是荷兰的领土。

  那如果按照‘有效的行政管理权’来说,这里挪威和俄国所占的分量似乎更重一些,但是在那个年代,挪威国力有限,俄国又处于内战时期,无暇西顾。

  这对于不愿意放弃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利益的欧美列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机会,最后各国你来我往讨价还价,终于达成了协议,也就是后来的斯瓦尔巴条约。这个条约使得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成为北极地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非军事区。

  条约承认挪威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但各缔约国公民可以自主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活动。

  华夏也是这个条约的缔约国,所以说,华夏人可以随便进入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在这里生活工作,连签证都不用。

  所以,华夏唯一的北极科考站‘黄河站’,正是建立在这里。

  站在码头上迎接众人的,正是‘黄河站’的站长等人。

  巧合的是,这站长也姓杨,杨猛知道后,揽着人家的的脖子就是不松手了,非说这是他们老杨家的人才,谁也别跟他抢,搞得众人哭笑不得。

  在杨站长的带领下,萧鹏游览了这个位于北极圈内的小镇。

  新奥尔松并不大,步行十五分钟就可以走遍全城。这里只有六十余座两三层小楼构成,实际上这里也是一座科研设施完善的科学城。十几个国家再次设立了考察站,这里是世界各地科学家从事北极研究的基地。华夏在2004年在这里租用了科学城的房子,建立了科考站。

  在这里,只要你肯多付钱,就可以多租房和续租房,房间里的热力、电力管线早已备齐,承租方只需要安装摆设自己的科研设备即可。不过,可千万别以为这里建立科考站很容易,这里需要的费用可是很可怕的,光电费,就相当于三百块人民币一度电。至于别的费用,更是高的可怕了。

  毕竟这里是北极圈内的城市,一切建设什么的都是极为困难的,物价贵倒也是可以理解的。

  杨站长带着萧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