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 革去功名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秀才有功名在身,县衙不能拘役。想要拘役的话,就好先让学政去了秀才的学籍,方能入狱。

  也不知道是朱秀才交游广阔,还是背后有人主使。总之海瑞回来之后。屁股还没有坐稳,就有几个秀才来给朱秀才求情,被海瑞狠狠的赶了出去。剩下的秀才,海瑞就不想见了。

  毕竟这一次朱公亭之事,让海瑞觉得,他其实恩义未施,所以他觉得先放两天告。

  放告就是上堂审案的时间,很多电视剧之中,似乎县令的工作就是审案,其实不是。审案只是县令工作之中很少的一部分。只有在放告日,才能登堂审案,百姓才能上告。

  一般来说,这个时间因人而定,无非是三六九,或者初一十五之类的。看每个县令的心情了。

  海瑞在朱公亭积累的好名声,在审过几天案之后,积累的更多,一时间海青天的名声传了出去。

  其实,在古代很多案子根本没有太多的悬念,甚至现代也是如此。只有少数的案件才非常复杂。大部分案件,稍稍一看,就知道凶手是谁。但是最重要的不是去查,而是去判。

  简单的案件,很多时候会出现不简单的判决,这其中的原因就很值得深究了。

  毕竟,即便是后世的法官,还每每搞出违背常识的判决,这是后世办案不好吗?

  所以海瑞判案非常之快,甚至这些案子都不用动脑子,需要动脑子的人,都是要考虑这案子背后的问题,比如要不要得罪人,这个罪犯是谁的人,等等,当海瑞不用考虑的事情,自然非常快无比。

  在加上海瑞,宁屈大户,勿屈小民的原则。海宁县境内的大户一下子倒了霉了。

  海瑞才不管,你是不是有一个指挥同知的爹,还是有一个工部主事的叔叔,乃至于与宫中有关系,凡是犯事的,一律按大明律来判。

  这些大户们自然将海瑞怀恨在心。在他们的组织之下,几十个秀才闯进县衙,要找海瑞一个说法,说海瑞有辱斯文,将朱秀才下狱。海瑞又岂是一个低头的人。于是这几十个秀才,一并拿下,随即奏请浙江学政,将这几十名秀才一并革除秀才功名。

  如此一来,这事情才一下子闹大了。

  或者说,在很多人推波助澜之下,才一下子变大了。

  整个江南士林都议论纷纷,海瑞被推到风口浪尖。大多少读书人都是兔死狐悲,觉得海瑞太过分,甚至有人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想要让浙江学政驳回海瑞的奏请。

  而浙江学政很巧的卧病在床。

  毕竟这个浙江学政也看不清楚风向。

  一面是江南士林。一面是新来的过江猛龙,看上去都很厉害,一个也惹不起。自然是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于是,浙江学政躲开了。

  刚刚到任的唐时英,接到这个事情。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判决。于是写信给周梦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