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七章 谁主谁副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对没有什么根基的李春芳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

  至于和稀泥,更是双方都不满意。

  周梦臣很快就有了决断。

  首先,下令训斥守将。主要原因不是他扣押朝贡使团。而是他将事情开头,却没有自己擦好屁股。然后将这个守将降职调入京营听用。然后,派一员重将,率万余大军去这个部落,专门调查这四名夜不收的情况,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既不见人,又不见尸。那就拖着吧,要看看,最后承受不住的人是谁。

  训斥守将,降职调入京营,其实是平调。就好像京官与外官的区别一样,在外面的官员调入京师,宁肯降级。

  而派人去调查四个夜不收的下落,肯定是查不出来什么的。那就钝刀子放血,万余大军驻扎这个部落,这个部落决计供养不起的。

  要么他们找出一个合适的人选来顶罪,要么就查出来到底是谁杀了大明的人。

  周梦臣自然也有自己的考量的。

  而今大明军中派系谁的势力最大?周梦臣。

  所以周梦臣的倾向也很简单,他倾向于军方,他还与杨博是盟友。自然要为杨博说话了。而且即便刨除这些因素,周梦臣也觉得这个部落有问题。而且问题很大。

  不管这个守将做了什么。这个部落要求达不到满足,第一件事情是攻城。想要破关。仅仅这一点,周梦臣就要好好收拾一下。

  没有上过战场的文官。在很多时候都有一些太迂腐。这一件事情在周梦臣这里简单明快,立即有了决断。但李春芳却被难住了。就是因为李春芳考虑其他因素太多的。他首先要考虑不是国家利益,而是文官对武将压制。说实话,这个守将做的事情出格了。

  这决计不能被鼓励的。

  在李春芳的心中,大明内部的纲常,也就是文官对武将的管控,比区区一点蛮夷要重要得多。因为以大明这个体量,真能能影响大明存亡的,不是外部问题,而是内部问题。

  这也是很多处理事情的优先级。

  周梦臣做出批示之后,根本没有等李春芳怎么样,而是直接将此事开始走流程,他顺便传了消息下去。

  周梦臣在内阁这一段时间,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但是并不代表周梦臣的势力就不存在了。

  第二天。李春芳再打听这个案子,就已经发下去了。木已成舟了。

  李春芳虽然对这个结果很不满。但是也无可奈何。

  很快下面就按这个方案执行起来。

  辽东参将杨照出关,巡视。

  这一件事情很顺利的解决了,不管是真是假,反正杀害四名夜不收的凶手很快就找到了,顺便一个小部落在关外除名了。

  只是周梦臣却从这一件事情看出了深深的隐患。

  周梦臣心中暗道:“辽东的局面恐怕不如我想的那么好。”

  在此之前,周梦臣觉得辽东既然已经进行了军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