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国事大会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头的。海瑞是他的爱将,你惹怒了海瑞,我在一日,都没有问题。但是某日我不在了,真不知道你何以为继。”

  徐蟠听了徐阶的话,袖子里握紧的拳头,却不敢让徐阶看到。

  这是徐阶与徐蟠父子之间,永远过不去的坎。

  在徐阶看来,徐蟠的能力太差了。他如果出仕的话,就会成为徐阶的弱点所在。徐蟠自己出事不要紧,还连累徐阶他在严嵩面前落于下风了。

  而徐蟠觉得自己才华横溢,之所以这辈子不能建功立业,就是因为徐阶太自私了。为了自己的前程,不在乎儿子的未来。

  只是徐阶也是徐蟠一辈子不敢面对的人。徐阶不在松江的时候,徐蟠敢胡作非为,但是徐阶一挥来,他只能老老实实的,什么也不敢做。

  徐蟠不敢反驳徐阶,只能低沉的说道:“这就是你不去京师的原因?”

  徐阶说道:“也不完全事,因为我知道这一次国事大会,注定乏善可陈。如果过了一两界之后,我倒是有想去看看。”

  徐阶虽然退下来了,但是他对大明朝廷整体把握还是没错的。

  嘉靖的统治之下,称不上万马齐喑。但也差不多。很多敢直谏的大臣,都死的死退得退,即便这几年,徐阶宽纵言官,一时间也没有恢复过来。

  而国事大会第一次召开,很多人都弄不清楚,这是做什么的。自然不会乱发言。结果就是,整个大会都是在走流程而已。

  这又有什么好看的。

  倒是百官熟悉之后,知道这一次大会真的议定未来数年的大事。到时候就有的吵了。

  如果徐阶到时候身体还健康,他倒是真想去看看热闹,看看周梦臣构建的政治新生态是什么样子的。会不会上演全武行啊。

  毕竟大明文官之间动武,也是有前科的。

  徐阶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是对国事大会的判断,还是非常准确的。

  的确,一场大会整体上乏善可陈。整个流程,也就是百官入位,嘉靖到,行礼。周梦臣宣读自己的国事书。然后大臣开始质疑提问。

  这个环节,也幸好周梦臣有准备。安排了几个人上前提问。周梦臣一一回到问题,最后才让气氛活跃一点。

  百官对周梦臣所言的三件大事。致太平。户部改革。黄河大工。三件事情有所了解,整体上来说,这些提问都没有质询的意思,更多是有些地方不明白。

  想让周梦臣解释的更清楚一点。

  更像是走过场。

  嘉靖对于这一场大会有些失望,他觉得这一场大会简直是多此一举。对于周梦臣之前说的,也有一些怀疑。

  倒是,周梦臣将他的国事书颁布在报纸上之后,消息传播开来,流入天下贩夫走卒之耳,事情才有一些活跃。对于这种公开政令。天下士绅百姓,先是很不适应。随即爆发出来极大的热情。

  只是对周梦臣三策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