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八章 诏狱中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个人还是内阁首辅。

  夏言听了,说道:“西夷之事,我亦有所感,只是从来没有人给我说得如此清晰明白。只是你这些东西,又是从什么地方知道?”

  夏言当了这么多年的内阁首辅,他的关系网遍布天下,有些方面的消息,即便是锦衣卫也比不过夏言。而夏言对西夷并非没有了解,而是拼凑不起来的一爪半鳞。像周梦臣这样高屋建瓴,层次分明的论述,却是闻所未闻的。

  甚至恐怕葡萄牙一些高官都没有这么清醒的认识。

  很多人都觉得历史真相,只有当时人才知道。

  实际上却是未必。一些历史细节也唯有亲历者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对于历史大趋势,乃至于很多事情的影响,当时的人却有一些当局者迷。历史本身并不是那么清晰可辨的。

  就好像大明与西夷接触。

  在周梦臣口中,也是后世历史学家的总结。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其内容简洁而有力度。即便夏言是当世第一流之人物,但是在他心中,西夷的一点小乱子,与明初的倭寇,并没有什么区别。

  根本没有想到这些。

  周梦臣说道:“这-----”

  只是这个问题,让周梦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夏言见状,轻轻一笑,说道:“那我就不问了。其实你师傅临终的时候,给我写过信,让我帮你一二,从你到京,恩怨纷杂,我也没有做到最长辈的责任。只是万万没有想到,我夏某人临终之前,见到的最后一个人,是你。这样吧。你如果觉得我这老朽的见识,还有一二可取之处。就说说你自己吧。让我这长辈指点一二,也让下去之后,见了你老师,也有话说。总不能失信于故人吧。”

  周梦臣说道:“夏公,您不怪我?”

  夏言说道:“无非一死,纵然没有你,严嵩会让活着?我夏某活着一日,严嵩一日也睡不着觉。这都是小节了。”他微微一顿,说道:“怎么,你觉得我这个阶下囚,不日下去的老家伙,没有资格指点你吗?”

  其实,如果没有周梦臣将他劝谏皇帝的那一番话,说给夏言听。还有对倭乱的独特视角,夏言未必愿意与周梦臣多说话。

  夏言的傲气,是渗透到骨子里的。

  即便而今,不日西去。夏言也未必看得起很多人。

  周梦臣与夏言有过很多次接触,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是不设成见,开诚布公的说说话。而今夏言临终之前,褪去了所有的身份,同样也去了所有的成见,反而能客观的看待周梦臣。

  两人才有谈话的前提。

  周梦臣立即说道:“晚辈不敢,只是晚辈不知道从何说起?”

  夏言说道:“为人之先,在于立志。敢问你的志向是什么?”

  周梦臣迟疑了。他的志向很明显。

  那就是科学广传天下,最后成为大明官学,从而根植于中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