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80章 甩不脱的承乾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本笔走龙神,很快一封措词优美的罢相诏书就完成了,他用词谨慎,诏书里显露出的是皇帝对秦琅为相期间功绩的肯定,并没有半分降罪之意。

  而且着重措词秦琅的新职务,太子少师,说皇帝看重秦琅的才能品德,让秦琅专心教导太子云云。

  诏书拟好,皇帝看完后很满意,亲自改过了几次小地方,更展现皇帝的恩宠。

  “你亲自去趟平康坊,跟秦琅好好谈一下,就说朕感激他,如今同意他辞相,让他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接下来他就主要负责教导太子承乾。李纲年纪大了,东宫那边,以后还需依靠他。”

  皇帝想了想。

  又提笔写了一封私信给秦琅,生怕秦琅会在心里误会他。

  “观音婢,朕打算再给秦琅拔些田地,你从皇庄里拔三百顷地出来,另外再拿些番国进贡的珍珠宝器等,赐给秦琅。”

  皇后这次倒没有什么意见,内库里的钱帛等,倒本就是秦琅为皇帝赚的。

  岑文本走后,长孙想了想还是对丈夫道,“陛下之前的担忧考量也是对的,怀良终究还是太年轻了些,不能过份的使用他,从长计议,也是为国惜才储才。臣妾刚才思虑良久,觉得无忌现在在朝中任左仆射,其实也不是很好。”

  “无忌才二十来岁,宰相中除了怀良已经是最年轻的了,而且他也没有什么资历威望,怀良虽说年轻,可也平定过幽州李瑗王君廓叛乱,又平定过豳州罗艺叛乱,军功不小。而其灭蝗救荒抚民也是有大功的,再加上推行改革新政,解决了朝廷财政大问题,都是实实在在的功绩,相比之下,无忌虽然很早时就跟随你身边,但都是功绩不显,更缺乏实实在在的军功。我大唐重军功,无忌人年轻,又无军功,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政绩,现在坐上首相之位,世人皆会认为只是凭其外戚国舅身份。”

  “臣妾请求陛下也爱惜下无忌,莫让他太年轻就遭受非议,这对于他来说,对于长孙家来说,都非好事。”

  “观音婢难道打算让无忌也辞相?”李世民惊讶。

  对于长孙无忌和秦琅,李世民心里还是有区别的,毕竟长孙无忌跟着他身边十几年,真正心腹的心腹,这么些年的重大决策,都是他们商量出来的。

  包括玄武门之变的最后决策。

  “朕身边离不开辅机。”

  “无忌就算罢相,可也一样能留在朝中,一样能够为陛下做事啊。”

  李世民不语。

  当天,长孙皇后派人召兄长长孙无忌入宫。

  兄妹一番长谈。

  第二天,两仪殿早朝会上。

  翰林学士岑文本在百官之前白麻宣读罢相诏令。

  皇帝接受了同中书门下平章国计秦琅的辞职,免去其宰相之职,同时免去其转运使职。

  秦琅从白麻宣相再到罢相,刚好一百天。

  而在这道罢相诏令之后,尚书左仆射请辞相职。

  皇帝不允。

  “诏拜上柱国、翼国公秦琅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师,加实封一百户通前一千三百户,赐田三百顷,金银珠宝一车!”

  太子承乾亲自将这道白麻内制捧到秦琅面前。

  秦琅面无表情的接下内制。

  烫手的宰相之职,终究还是交出去了。

  不过这太子少师的职务,却又是意外了,看着粉嫩的承乾,秦琅也有些心情复杂。

  一再的让自己跟承乾联系着,莫非这是逼着自己要逆天改命不成?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