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章 第二章_把农场系统上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院士在昌隆基地考察,咱们到那了少说多听。”第二天一早,秦云和高宏伟前往竹河昌隆镇。

  竹河县共有十二个乡镇,二百七十六个行政村,昌隆镇位于竹河县西南部,是竹河有名的小麦种植基地。现在周院士在昌隆考察,各村派两名代表前往学习。

  上午九点,两人到达昌隆政府大楼。此时大楼门前停了不少车辆,大家都是十里八乡的村镇代表。

  “高村长?”

  高宏伟刚刚下车,有不少村镇代表招呼。高宏伟在基层工作十二年,大家经常在县政大楼见面。

  “李主任。”

  “王乡长!”

  ……

  高宏伟和众人寒暄。现在周院士在昌隆种植基地考察,他们各村代表汇合后,会一起前往种植基地。

  “这是?”交谈间,一个微胖领导看向秦云。高宏伟和众人应酬半天,秦云一声不响的跟在后面,看起十分稳重。

  “新助理?”微胖领导调侃问。

  “秦云,京河大学高材生。”高宏伟十分嘚瑟的介绍。京河大学是全国TOP级大学,竹河师资力量薄弱,一个镇也没一个京河学生。高宏伟说完,继续嘚瑟:“我们村的,跟我过来长长见识。”

  “呦,京河啊?学的什么专业?”

  “现在小年轻厉害啊。”

  ……

  现场领导平均年龄40,受年代影响,大家大多中大专毕业。现在听秦云是京河大学毕业,十分意外。

  “现在时代好,运气好了点。”秦云十分虚心的回答。他虽年轻,但态度稳重不急不躁,众对秦云印象十分不错。

  “大巴来了!”

  九点三十,七辆大巴停在昌隆政府门口,众人按顺序上车。从昌隆到昌隆种植基地约二十公里,村代表可以自己前往,但上百辆车停在基地门口太不雅观。县政府认真商量,才决定统一安排出行。

  “到那了别紧张,就当县区学习。”两人坐上大巴,高宏伟对秦云认真交代。

  “我不紧张的。”秦云笑了笑。按照流程,各村代表和周远恒有两小时的交流时间。现在系统任务还剩6天,能不能连上周院士这条线……只能看今天了。

  秦云突然头疼,上辈子,他关心系统种植,并没有留意小麦研究,要是之前看一些期刊报道,也不会像现在这么被动。

  就在这左思右想间,上午十点,大巴到达昌隆种植基地。昌隆基地占地两万余亩,远远望去,道路两侧全是金黄的麦田,秦云感觉自己不是在昌隆,而是来到田海。

  点名,颁发工作证件,讲解线路指引……

  众村代表就像幼儿园学生,半小时后,按着指引走向示范基地。

  人群中,秦云发现高宏伟正在鼓捣一支银笔。

  高宏伟感受到秦云目光,有些无奈:“会议录音笔,打不开了。”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政府会议由传统纸笔记录进阶成了转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