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六章 军火贩子_混在19世纪美利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打算。

  他的计划是,把武器卖到世界各地,中国当然是第一目标。即使中国不行,也可以销往欧洲,他已经听说德国人用德莱塞把几个欧洲国家打的满地找牙,而这些牙都掉光的国家一定很需要他的先进步枪。

  至于中国为何是第一选择,这个跟汤姆的武力至上思维有关。他认为,只要中国武器保有量足够高,普通人不至于听见枪响就吓得不知所措,那么中国的情况可能会比历史上好一点。

  至于改变历史,他认为不至于,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大量进口西方的洋枪洋炮,出现洋务运动,可惜这并没有改变什么。社会组织能力状况决定了光有洋枪洋炮是没用的。

  既然都是买,那么不如我来卖。

  至于乔治那边,只要他明白这些枪械是销往海的那边,不可能用来对付科罗拉多,自然会大开绿灯。

  要知道乔治可是有兵工厂的股份的。

  这就是官商勾结的好处,政府政策会自然会向利益攸关方倾斜。

  这里要在再多说一句,官商勾结才是社会常态,远的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中国的东林党,近的欧美的各种选举,包括美国媒体全面封杀懂王,都是官商勾结的典型。人类社会的组织形态一贯如此。

  汤姆把二十锤递给老船长:“你看这支手枪如何,可以在中国打开销路么?”

  老船长摆弄手枪时,土匪拿着大栓枪进来了,汤姆接过,随手也递给他。

  半响,老船长脸色有点严肃:“据我所知,把军火卖给中国,关键不是商品好坏,而是清政府。如果有合适的渠道,这就不是问题。并且,我听说这个国家陷入了内战,军火应该是双方都需要的。”

  汤姆走神了。寻思,太平天国么?

  他并不记得太平天国是什么时间爆发的,什么时间失败的。这很正常,即使是中国人,能一口报出来的绝对不多。

  历史上,太平军1853年3月攻克南京。4月香港总督作为英国公使就到了天京。

  这两年,正是太平军和清军的激烈对攻时期,互有胜负。

  老船长忽然问道:“这两把枪不便宜吧?是什么地方生产的?”

  汤姆道:“转轮20美元,步枪30美元。”

  老船长道:“枪是好枪,就是太贵了,可能不好卖。我去过很多国家,军队的枪,通常都是便宜货,量大,好枪反而没人要的,这种事情我见的太多了。”

  汤姆想了想:“你说的情况我知道,所以先期我想先试一试。先小批量的弄一批去中国上海。看看能否有市场。”

  老船长道:“能有多少?太少的话,专门跑一趟就不划算了,不过可以装点别的货物。”

  汤姆问道:“步枪和转轮手枪各5000支如何?”

  老头心里算了算:“太少了,100吨都不到,那艘三桅帆船能装500吨货。军火不怎么占地方,还能压仓。”

  汤姆想了想:“那就各1万支,还有些配套物件,子弹这种东西太多的话危险性不小,我打算在中国上海看看能不能制造子弹。不过要等一阵子。其他地方装布料吧。你到时候等通知,安排船去堪萨斯拉货就可以了,其他地方不用管。”

  老头疑惑道:“这些武器是堪萨斯生产的?”

  汤姆笑了笑,决定告诉他为好,反正搞运输的这位将来肯定知道:“我的产业很多,不过军火才是主业。”

  老头愕然。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