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百九十二章 天下何为贵_汉血丹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岂不闻,兴盛的顶点往往就是衰亡的开始。又道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已经走到今天地步的大汉帝国,犹如一艘在海上搏击巨浪的大船,

  不仅不能有稍微的偏差。就是想要原地停下来,也是很难做到的事。”

  “可是……老夫还是始终不明白,元公到底怕的是什么呢?”

  “是民心!也就是天下民众所望。大多数人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他们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支持对引领他们前行的这个王朝进行彻底的改变……这也是许久以来,我在心中犹豫不决的事。”

  “民心?自古以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下碌碌,莫名所以。方以大德圣贤者引领之,足衣食,教礼仪,称之为牧民!元公,老夫认为,只要有能力让所有的民众都能吃饱穿暖,居行无忧。他们自然就会听从教导,做自己该做的事。天下太平,水到渠成……你又何必多虑呢?”

  司马迁坦诚的盯着元召的眼睛,这是他的真实态度,更是代表着许许多多士族和中上层官员们的态度。也许在皇帝面前他不会这样直接说,但在这个人面前,他却不必隐藏。不料,元召却摇了摇头。司马迁的态度没有出乎他的意料。既然连这个眼光已经远远超过同时代其他人的伟大史官都还没有认识到这其中关系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人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人心需求。身为执政者,如果只看到了国家的强盛,而不去认真思考这背后的附属关系,以及很多方面的影响,必然会产生偏颇和失误。那将是十分危险的!”

  “没有这么严重吧?老夫活到如今,记得很清楚,自文、景两位先皇帝以来,虽然天下有很多不安定的因素,大汉疆域内也发生过好几次战争。但不管是诸侯王作乱,还是朝廷内外发生的其他纷争,都很快的平息,还没有发展到危及江山社稷的程度。至于说天下普通民众的力量,在这其中更没有什么太明显的体现……元公,过虑了!”

  “太史公,我记得这世间某位伟大的帝王曾经打过一个比喻,却与你说的牧民理论有些不同。要不要听听?”

  “元公请讲,老夫洗耳恭听!”

  “他说,天下苍生似水,王权统治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岂可不慎!”

  司马迁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他惊愕的瞪大了眼睛,嘴里喃喃自语重复了一遍。这与他一直以来的认知确实有着很大的不同啊!

  “老夫曾经在孟子书中看到过以民为贵,社稷次之,而君王更次之的说法,一度以为这只是士大夫的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而已。难道世间真的有这样的君王……我为何没有听说过?”

  元召却淡淡的笑了起来,目光中似乎藏着许多神秘。他没有回答司马迁的最后一个疑问,只是站起身来加重了语气,对大汉帝国的太史令同时也是对周围的许多大臣们斩钉截铁的说道。

  “如果诸君有意,那样的理想,我们也可以实现……就从现在开始吧!”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