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一十三章:人不在江湖_从塌房偶像到文娱巨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线的更是只有区区五部,其中真正担当主角的只有三部。

  这不说和那些一年十一部戏或者十三部戏的“劳模”比吧,但是和那些“圈内平均水平”的一年四部戏的艺人比起来,其实在单纯数量上也稍逊一筹。

  但神奇的是,丁炙这两年偏偏给人一种高产似母猪的印象。

  这实际上,也是缘由于丁炙每次出手,必是爆款或者是热度超高的作品。

  假如说《八佰》和《寒战2》,他充其量也只是蹭上了人家的本身的高速车,那么其他的作品的口碑和热度,已经相当于隐隐给他立下了个金字招牌了。

  这也是为什么,欢颂执意要丁炙在这期间给他们奶新人的缘由了。

  还不是因为丁炙实在是太好蹭了。

  而《我脑中的橡皮擦》打着丁炙第一部爱情片的噱头进行宣传,那个效果简直不要太过炸裂。

  尤其是这部戏的拍摄过程中,还曾经闹出过两位男女主角的绯闻的前事,更是在无形中给这部戏打了一个效果斐然的广告。

  此时一定档宣传后,基本在520这个还称不上成规模档期的时间段,几乎是可以预料到的乱杀了。

  作为这部戏的最大主导方的欢颂传媒,自然是喜不胜喜。

  但是与此同时,这部戏在网上的风向,也不仅是期待和好评。

  ——“不期待,一点都不期待!一看就知道,这是欢颂在压榨丁炙的价值了。”

  ——“有一说一,丁炙会吃下这个饼确实是有些出乎我意料的,要知道抛却掉他主导和创造出两部爆款网剧的情况下——毕竟电视剧和电影还是有差别的。

  单论丁炙在《追捕》上的表现,可以说是以他一己之力,拉起了整部戏的票房上限没有问题吧?

  结果他的第二部电影作品,不是他最擅长的悬疑类型也就罢了,还是和一个声名狼藉的导演,再加上是和《窥探》里的女主邹雨桐的二搭。

  这里并不是说邹雨桐不够好,但很明显,他们两个如今的咖位实在是相差太大了,在联想到这部戏是欢颂传媒主导投资的,这很难让人不怀疑,是一部打着丁炙旗号,实质上是为了让他奶新人圈钱的片子。”

  ——“哟!还一己之力拉起了《追捕》的上限,你怎么不说那部电影就是你们粉丝给推上去的算了!”

  ——“楼上一看就是个无脑黑,丁炙是《追捕》票房取得成功最大的功臣之一的话,这可是那部戏的导演周显扬自己在接受采访时说的,附上链接.

  https:”

  ——“咦?楼上贴出的链接我点进去,怎么不是采访视频,而是......算了,今天的微博就逛到这了,容我先打开一下夸克浏览器......”

  ——“辣鸡欢颂!不要阻拦哥哥的发展!!!尤其是欢颂和邹雨桐!!滚粗!不要蹭我家哥哥的热度!”

  ——“其实还是比较期待丁炙主演不同类型的片子的,毕竟老是演反派定型的话也不好。

  但如果真的如楼上所说的那样,顿时就有些不想看了,如果真的是欢颂在压榨丁炙奶新人的话,那我真是没搞懂他们的脑回路是怎么样的。”

  ——“大家也别先着急下定论,邹雨桐的演技其实也还不错的,在《窥探》里,她的表现不俗。其实也可以期待一下的。”

  这里面的风评中好坏参半,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觉察到了丁炙“被迫”奶新人的迹象,因为在这个阶段,实际上他的热度,口碑和资源,已经足够他吃到更好的资源,甚至和一些名导合作了。

  然而欢颂却任由这样的言论发酵,丁炙的团队和少见地没有加以公关和调控——众所周知,丁炙的团队大概是圈内顶流中对粉丝的控制力堪称最强的另类了。

  之所以如此,实际上也正是欢颂本身在背后暗中推动的。

  包括如今网上的某些“差评”甚至就是欢颂自己找水军刷的。

  不说别的,某种程度上,有争议才有热度,更何况如今那些喧嚣的差评,一旦上映时,再来一波“口碑”反转,那又一次完美的宣传。

  《我脑中的橡皮擦》可以说,已经未映先火。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