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九章 男一号_重来19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他家属有啥要求?”

  “没啥其他要求,就要钱。”

  “多少钱?”

  “2000块。”

  凤琴和白宁在一旁惊叹:“哇!真是狮子大张口啊!”

  她们并不是不近人情。

  1979年,前线牺牲的烈士才得到几百块钱的抚恤金。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还不够一头骡子的钱。

  敢张口要2000块钱未必是贪,而是有发展眼光。

  因为凡是贪的人,都是目光短浅的人。

  尤其生活在贫困的农村里,再贪的人,他的极限也不会超过1000块钱。

  果然,等星期天的时候,白客和刘清涛来到乡下时,这才发现,开口要这么多钱的确实不是普通的农村人。

  而是一个老三届。

  一个三十来岁的女知青。

  1978年,知青大返城开始后,她因为家庭成份问题没能赶上。

  后来又苦苦等了三年,还是没有机会。

  最后彻底绝望了,就嫁给了比她小五岁的当地一个姓黄的男子。

  这位小黄同学在乡镇的红砖厂上班,也算有份固定收入。

  所以,一家三口的日子也还勉强过得去。

  出事那天,小黄骑车到20公里外的红砖厂上班。

  结果却被秦延军撞翻到沟里了。

  等村民发现他时,早已咽气了。

  白客、刘清涛坐着凤琴的车子来到村口时,知青已经在在路边等候了。

  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

  知青虽然已经完全是农村妇女的模样了。

  但跟一般农村妇女还是有所不同,她看人的目光并不胆怯。

  白客下车邀请她上车:“你家在哪里?坐车去吧。”

  知青却不肯上车:“没多远。”

  白客和刘清涛只好步行陪着她走。

  凤琴开着车子慢慢跟着。

  知青家的房子是砖瓦的,在周边还算是不错的。

  家里也干干净净,规规矩矩,一看就是殷实人家。

  一个农村大妈估计是婆婆,忙里忙外端茶倒水。

  白客刚拿起包,大妈的眼睛就贼溜溜地盯过来。

  再看一眼知青,她也有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

  刘清涛也很精,顿时看出端倪。

  连忙说:“大妈,我们这就给您钱,不过你得拿纸笔过来,我们一起签收一张收据。”

  “对,对,这是应该的,我这就给你拿去。”

  大妈说着,到隔壁屋去了。

  白客连忙掏出存折放到知青手里。

  “这是两万块钱,给你和孩子的……”

  知青激动的眼含热泪:“谢谢!”

  大妈拿着纸笔兴冲冲地进来了。

  刘清涛接过纸笔,然后从包里拿出两沓大团结放到她手上:“给你了啊!点一点。”

  大妈拆开束钱的牛皮纸带飞快地点起来。

  刘清涛则拿起笔写下付款条,签了名字,伸到大妈眼前:“看看!”

  大妈点完钱,抬头看一眼,嘿嘿一笑:“俺识数儿不识字,让俺媳妇看吧。”

  知青拿过纸条。

  “已支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