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百二十二章 最可爱的人_重来19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贸出口的活儿,这才添置了一些汽熨、定型之类大型机器。

  可这些玩意用过几年后也基本处于报废的状态了。

  至于账面儿上,估计比穷人的饭碗还干净。

  服装厂干的是外贸出口的活儿,拿的却不是外贸出口的钱。

  80年代的时候,各个企业不能自主进出口。

  得让外贸公司扒一层皮。

  90年代以后,在外贸公司之外,又来了个港商。

  港九回归进入倒计时,很多聪明的港怂趁机发了大财。

  企业进出口必须通过港商,他们就在外贸公司之外,再从中狠狠扒一层皮。

  到服装厂手里就所剩无几了。

  这种情形服装厂怎么发展的起来。

  等企业获得了进出口权时,机会早已失去了。

  所以,这些年下来,服装厂根本没什么重要资产。

  但负资产也不会太多,顶多是贷款发工资之类的。

  因为服装厂是代工为主,又不开拓市场,不会积压太多产品或材料。

  而且这个时期的工厂都有一个很大的优势。

  工厂的位置一般都在城里。

  像这个服装厂就在解放广场旁。

  县城的中心位置有三个广场。

  分别是人民广场、五一广场和解放广场。

  当然这三个广场本来并不都叫广场。

  侯三儿到旅大厚,掀起了种草建广场的热潮,影响到周边城市,并最终影响到全国。

  很多地方明明是一栋大楼也起名叫“什么什么广场”。

  所以,这个服装厂的地里位置就在当下也算是相当不错的。

  更别提若干年后了。

  换句话说,即便这个服装厂没能干起来。

  光这块儿地皮就足够养活工厂里退休的以及还没退休的工人们了。

  这些下岗的工人们怎么就成了负担呢?怎么能一两万就把人打发了呢?

  太他妈不厚道了。

  对于老步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份厚重的见面礼。

  因为做西装一直都是老步的情结。

  虽然服装厂的机器大部分都是废铜烂铁。

  但最宝贵的资源是工人们。

  对此,老步是最懂行的。

  “做西装的熟练工至少要培训一年才能出徒。能掌握全套制作西装流程的工人,更是得三四年。”

  “所以说嘛,这些工人不是咱们的负担,而是咱们的财富啊。”

  “那当然了,要不怎么说你们东北官本位思想严重呢,在我们江浙啊,这样的人才大家都抢着要。”

  其实,这些工人真正的优点不是技术,而是吃苦耐劳。

  眼下这些50后60后们大多饿过肚子,吃过苦头,所以特别坚韧。

  90年代以前,国营单位集体企业之类的,计件儿有计件儿工资,加班儿却没有加班儿费。

  大家虽然时有怨言,但只能默默忍受。

  都怕下岗啊。

  不像若干年后的90后们,干的不爽,要么把老板炒了,要么到楼上玩自由落体。

  当然,各有利弊。

  50后60后们上有老下有小,不得不坚韧。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个人幸福的巨大牺牲,也造成人格的扭曲。

  为了发泄内心的苦闷,若干年后他们就集体就到广场上用大喇叭杆子去折磨八零后九零后们。

  而90后们,小小年纪便已见多识广。

  北上广你爱来不来,成杭深老子爱去不去。

  在富士康茅房里拉过屎,在爱迪达斯仓库里玩过滑板鞋。

  所以,还是眼下的这些50后60后们,才是最可爱的一代人。

  “可爱个屁!他们把你告了。”

  县体改委曹主任愤愤说起时,白客顿时懵逼了。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