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三章 破真灵(六千大章求票)_瘟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呸!”

  说书先生听了孟宣的话,不屑的看了他一眼,狠狠往地上一啐,骂道:“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叫花子,真短见识,换了旁人,自然是罪不可赦,但放在宋大将军身上,那就是风流,你骂他老人家前,先算算人家独枪单骑,救了多少人再说……”

  孟宣听了,低头不语,然后转身离开。

  他又浑浑噩噩的走了一个月,直到青衣破了,芒鞋穿了,纸伞被风雨打烂了,葫芦里的酒被喝光了,他才恍然醒悟,从此,他不再看世间的善恶,转而观看自心。

  他开始在自己心里形成一个善恶标准,是心中善恶,衡量世间种种。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受到危险时,一个人拼尽性命,保护自己的安全,这就是善,一人之善。

  两个人时,一人遇险,一人救援,这也是善,二人之善。

  一村或一城时,人为了村人或城池利益作战,这也是善,一城之善。

  为了一国作战,这便是一国之善。

  为了一域而战,这是一域之善。

  为了人族而战,便是一族之善。

  再往大了说,还有整个天地之善……

  渐渐的,孟宣有些$一$本$读$小说理解当初黄帝为何被人称为“大善”之人了。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度看起来,便有不同的善恶。

  世间未有至善之人,是善是恶,在不同的角度来看有不如的回答。

  这是一杆尺。渐渐在孟宣心里有了雏形。此时的孟宣。仍然有很多问题想不明白,但终究开始触摸到大道的一角,开始登堂入室。

  不同的角度来看,每个人有不同的善恶,自己又该如何断定何人可杀何人可救呢??

  孟宣对于这个问题,没有想太久,他很快就有了答案。

  惟一能够做出选择,做下决定的。便是自己。

  何人可杀,何人可救,就看自己站在什么角度去看。

  天地之间,或有评判善恶之尺,但这个尺子,终归要握在自己手中。

  有了这个尺子,孟宣的一切疑惑,都不再疑惑。

  那所谓的为善者,平时里布施些粥米,洒些铜钱。虽然这样做也是善举,但相比起他为了吞食别人家的千倾良田。买通了强盗,杀了人全家十三口人,这善举便不值一提了,所以这样的人名声再好,再受人称赞,也要杀掉,以全自己一百恶人数。

  那为恶者,平时不善交际,愣头青一个,但实则凶恶之下,颇有善心,数次听说妖兵犯境,自动背了长枪大刀,去将军府集合,作为民兵上阵,抵御妖族,这样的人,他的恶,只是屡屡与人争执,甚至挥拳打人,但相比起他的善来,并不算什么,自然要救。

  世间一切,无不讲究个因果,而孟宣计算善恶,也从因果出发。

  若有果,便以结果论个正邪,于民利者,便是善。

  若无果,便以因论个正邪,心意好者,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