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2章 税收四成_明末之席卷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每甲田(约合十一亩)年收租为上田十八石,中田十五石六斗,下田十二石二斗。

  丁毅小改了下,每甲田,无论上中下田,收租为四成。

  消息一出,众人哗然,激动万分。

  因为荷兰人收的多啊,而且不合理。

  你种田也不是百分之百能高产的,有时天灾人祸的,可能一亩田一石都收不到,而荷兰人要求固定交粮数,在他们看来很不合理。

  而且荷兰人收租数,大概相当于每亩田要上交5-6成,甚至更高。

  谷秝/span丁毅收成不核数,实在深得人心。

  无论是当地熟番还是移民们,纷纷称颂。

  丁毅当然也是大赚,他在东江,登州等地都是收两成。

  关键这里一来就有十四万亩田,都是别人耕好的,简直就是白拣。

  而且这边产量高,眼下十四万亩田,若没天灾,每年提成收税等于能为丁毅提供最少十五万石以上的粮。

  丁毅还鼓励各族百姓再囤新田,从现在开始,所囤新田,每亩收租第一年两成,第二年三成,第三年以后定为四成不变。

  如果在囤田中遇到当地生番和熟番骚扰,由丁毅派兵马解决。

  耕牛由丁毅想办法,低价借给他们用,于是百姓们更加热情高涨。

  在先后稳住了荷兰和附近百姓后,丁毅马上开始他善长的大建设,大移民。

  他于去年6月和郑芝龙翻脸,郑给了他两年时间,眼下已然过去近一年半。

  所以丁毅拼命开始建设,加固防线。

  首先,热兰遮城改名为台南城,普罗岷西亚城改为新港城,并着重扩建新港城。

  原普罗岷西亚城是为了防护普罗岷西亚市镇(赤崁街,只是一个小小的棱堡,驻军一百多人,最多有两三百人呆在里面就挤满了。

  历史上郑成功攻台,兵分三路,其中一路就是在这边上游的禾寮港登陆打过来的。

  丁毅要扩建为大城,占地五千亩以上,将来驻军五千人,人口达三万人以上。

  这种城在旅顺,他一年内能盖起来,但估计以大员现有的人力物力,最少在两到三年,所以他分几期,先在海岸线建大型炮台,防止船只在这边登陆。

  但这边炮台的炮不用大,只需要多就行。

  因为这边登陆水道很浅,只能小船过来。

  历史上郑成功也是来了一百多小型船只。

  所以大炮没什么用,要炮多。

  丁毅打算沿海岸线选建炮台,再用城墙连城一线,然后把城墙围起来,连接原普罗岷西亚城棱堡,再把普罗岷西亚市镇包裹在里面,这样就形成城市的稚形,再一步步完善里面。

  另在可以登陆的禾寮港口沿线,设大量小型炮台。

  这边只要设三十个炮台,准备三十门24磅和32磅炮,基本各种型号的船是不可能登陆。

  在炮台后面建棱堡,守住通向约翰老爹农庄的路,这边是登陆后步兵必经之地,原郑成功的兵马就从这里上岸。

  假设炮台挡不住,步兵上来的话,只要丁毅的兵守住棱堡,这条路就过不去。

  丁毅还在在台南城以东设商场,用来交易,一是和当地原居民交易,命他们砍伐大树,将来用来造船,同时卖盐,布,铁器等他们需要的物资与他们。

  提供的商品,还能回收发出的军饷,提高当地百姓生活质量。

  丁毅初步的规划,前五年就要经营后世台南到到高雄这片区域,五年后往中部发展,再五年往北。

  当然,如果他的人口数提升的够快,也能适当提前。

  就现在他大概评估了下,主要的问题,还是人口太少,劳动人不足。

  他现在夺了荷兰人的所有地盘,人口才三万四千左右。

  这些人即要种田,又要制糖,还要建热兰遮城,实在不够用。

  但丁毅来后,可以有效规划,最大化利用好人手。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