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一十九回 道不易_至尊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称,三花聚顶。

  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精足不思淫。气,真气,真气足,身体润泽,不容易饥饿;神,灵根得润,不困乏;精,元精,阴阳平衡,思想稳定,不放纵。此精,是先天禀受父母,后天只减不增,非是西医所说之精,非常的宝贵。

  自古修炼,多是偏与性或偏与命,此皆非圆融全衡之道。当知,命身不健,则精气不足,必导致思想不固。

  身体如房屋,主人是思想。房屋如果破损,风雨来袭时,主人便难安。

  举个例子,有的人做事情经常出差错,就被骂了,说,“你就不能认真点吗?”其实,有很多时候,不是他不想认真,实在是他认真不了。为何?因真气不足,下丹田亏虚,导致神不得润,心神涣散,不能精确。

  人之诸多造业行为,与真气的充足关系非常密切,身体阴阳的失衡,影响着心性的稳定。阴虚者,烦躁,躁动,狂妄,坐不住,沉不住气。这样的,不能虚心学习;做生意仓促决策,容易导致风险;做事冲动常后悔,多淫邪之念,思想自闭阴暗。

  阳虚者,懒动,自卑,阴郁,胆怯,缺乏自信。这样的,不能积极向上,做事常常不能及时抓住机会,丧失大好的机遇。

  在很多古经的记载中,都是说要减除过多的欲望,多是言要修心,并没有精确定位到根本所在。

  所谓修心,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远古未证,并未精准说明。心者,非是心脏,也不单是思想。

  思想,是心之体现;灵根,是心之源头。所以,修心之根源,乃是滋润灵根。而灵根,是大脑细胞的综合性反应。

  因此,修心,是具足下,中,上丹田。此者,乃真修心,此是为修心的本质。

  道家功夫“贵在从虚空中收积先天一气于身中,然后以吾人之神与此气配合炼养之,为时既久,则神气合为一体,而大丹始成。”但先天一气“不在心肾,而在玄关一窍。”

  为什么说先天一气在玄关一窍呢?因玄关一窍乃沟通人体与天体的秘密机关,是人体场与宇宙场的契合点、启开处,故寻着了这个天机妙窍,先天一气也就在其中了。

  历代修炼家的实践经验告诉人们,必须从“内外相感、天人合发”处求之。而所谓的天人合一,实际上就是人体场与宇宙场正好契合、同步而必然发生的一种共振现象。如何才能使人体场与宇宙场契合、同步共振呢?

  一切有为法都是局限的,因为人体内环境和空间外环境都处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这种微观上的变化极其微妙,十分复杂,根本无法全部弄清楚,也无法对它实行调控,至于人体内环境的变化与空间外环境的变化正好契合、同步、共振的时机,更不是后天意识能够猜度的。

  人们能够做到的和需要做到的,只能在宏观上创造一种环境,进入一种状态,调动自身各种机能相互作用,引导人体内环境与空间外环境相互作用,向着契合、同步、共振的方向变化发展,方能实现“天人合发”,启开玄关一窍。

  为此,练习者每当夜深人静之际,坐在或躺在床上,把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统统暂时抛开,除注意放松一下心神和形体外,其他不用任何方法,杂念来了也不管它,让其自生自灭。

  如此时间一长,期间必然发生“猛然一觉,杂念全消”的境界,然后则趁势进入这种境界。

  如果杂念又来了,同样让其自生自灭,“猛然一觉”又出现了,再趁势进入。如此几个反复,即可进入清醒而无思的功态。也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全身一震,浑身的经脉关窍均在大震中开合。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