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章 融化_奉天九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书首发域名:,免费追书。

  时光荏苒,奉天的秋天,比短得一闪而过的春天要长不少,不紧不慢地向前走着,虎头离开时是初秋,而现在已经到了麦穗金黄、枫叶红透的深秋时节。

  这一天奉九刚从小西关教堂跟林神父学英语回来,媚兰刚巧打来电话,约奉九去离奉天一百多公里的盘山县看丹顶鹤。

  媚兰这阵子正对摄影术感兴趣,早听说盘山县的鸟儿成千上万,到了十月份越冬南迁前极为壮观,不禁心痒;而且她暑假里刚刚跟某人学会了开车,于是放胆邀请奉九前往。

  主管奉九日常生活的一向是大哥唐奉先,刚开始并不同意,因为这次没有其他大人跟着,生怕有个什么闪失,但在听说父亲已经把最得力的侍卫卫镧出借后,就同意了。

  原本奉九、媚兰再加上文秀薇和郑漓的四人小团体,在中学毕业后,升学的升学,要嫁人的嫁人,再也凑不齐了。

  奉九想通过跟宁铮协商解除婚约的企图已然宣告失败,对着软硬不吃的宁三,奉九已经无话可说,自己有时也不免苦中作乐,自我调侃着类似“都怪故去的母亲没事儿把自己生得如此花容月貌干嘛,看看,军阀恶霸都来抢亲了”之类的话。

  她自己在那儿摆着一副与平时活泼跳脱极不相衬的怨妇样儿,倒不觉得什么,只是听了这话的媚兰:“……”,奉灵:“……”。

  等到了九月份,大概是觉得婚约已稳,宁铮提议,两家一通气儿,于是《奉天日报》专登各种启事的版面上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小小角落,就刊登了宁家三子宁铮与唐家六女唐奉九的订婚启事,措辞中规中矩,完全随大流儿。

  饶是如此,这则启事也是立刻传遍了奉天城,委实震惊了不少人,连远在北平和上海已然开始大学生活的文秀薇和郑漓这两个闺蜜都纷纷写信来打探消息,在信里,她们先不约而同地花痴了宁铮的美姿容一会儿后,都后知后觉地替奉九操起心来。

  这几个家世良好的女学生之所以能相处融洽,自然是因为在很多事情上见识相近,比如在婚姻观上,都觉得不要嫁入什么等级森严或过于庞大的名门贵胄家为好:规矩大人际关系特别是妯娌关系会非常复杂,不好适应。

  人生就这么短短几十年,她们都是衔着金汤匙出生的,更幸运的是父辈普遍开明,没想着拿女儿去做交易,更不用像这个年代绝大多数中国女性一样,为了“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而结婚,所以说不管哪个年代,女子如果自身财力雄厚,衣食无忧,那么如果不是为了爱情而把自己陷到明显不如未婚状态的已婚妇女的生活里去,那就太可悲了。

  就像现在,文秀薇顺利进入以招收南方港口城市富商和教会人员子弟为目标的燕京大学,郑漓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