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5章 光华_奉天九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书首发域名:,免费追书。

  夏日的气息越发浓厚,马上要到学期末了,也就是说,奉九要参加毕业答辩了。奉九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之文学比较》,这个题目非常大胆,其灵感来自于某次读《奉天日报》的文学专栏时,一位从英国留学回来的编辑注意到了两位东西方喜剧泰斗的出生和逝世年份几乎完全重叠,都是一五五零年和一六一六年。本来就恨不得无时无刻寻找适合自己论文选题的奉九,当时就像被点醒了一样,一下子激动莫名:因为她马上联想到,如果把两位身处同一时代、身在东西方,而且都是在文学和戏剧上拥有不可撼动的至高地位的人物的作品进行一个横向比较,找出其异同,包括民族特点、社会背景、戏剧主题、人文思想……会不会碰撞出前所未有的思想火花?奉九笃定,这个研究,肯定是前无古人的。当她把这个意向跟步教授一说,教授当即非常兴奋——奉九的选题方向,其实就是产生于十九世纪,兴于二十世纪中后期的“比较文学”的雏形。比较文学的始祖是歌德,其使命则是通过比较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的文学之间的关系,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能够相互尊重和包容。如果按照当今比较文学两大学派法、美的分类法,奉九很明显是倾向于美式,也就是不那么带有殖民意味的比较文学研究方式。得到导师的首肯,奉九立刻着手搜集资料,细细研究两位巨匠的作品本身及时代背景,恶补历史知识;当发现有关汤显祖的资料明显不够用时,导师还发动自己的弟子和同事在全国范围内的史料馆乃至美国哈佛、英国剑桥这两大欧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帮她找用得上的古籍补充材料。在此过程中,奉九还不忘抽空将汤显祖的戏剧《青莲阁记》,翻译成了英文和法文,这让步教授大加赞赏,称赞她拥有不遗余力推广自己母语优秀作品的使命感。当然,也只有奉九这种母语和英、法语都很有底蕴的人,才能把汤显祖飘逸清丽、符合音律的唱词,翻译得莎翁味儿十足,两厢比较,相映成趣,极其雅致。奉九沉迷于自己的学位论文的撰写之中,而更让她高兴的是,宁铮给她买了一台打字机。宁铮也没想到,在他这几年来陆陆续续送给奉九的礼物中,她最喜欢的,居然是这架机械式英文打字机,这是他托普赖德先生从纽约直接订购的:闪闪发亮的黑色机身,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和二十六个其他标点符号的白色按键,到了一行结尾就得手动扳一下的换行卡子,不间断地发出枯燥又美妙的声音,她喜欢用这架打字机打出一段段的论文初稿,一首首自己作的英文诗,或把很多唐朝的古诗意译成英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