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6章公饵赛3_我为渔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抬杆刺鱼!

  准确命中!

  麻利的挡针卸鱼入户,文东再度拉饵抛竿。

  这次依然是临近钓目的行程当中出现动作,浮漂依旧是停顿,微点,再中一尾!

  接连五杆,都是一样的动作,文东不动声色的功夫,已经八尾鱼入户了。

  起初还没什么人关注,大家都在零星的蹦,可是接连五杆五尾鱼打出一波小连杆来,不少人已经开始留意文东了。

  “这家伙运气还不错,随便一抹浮漂竟然就找到鱼层了!”偷窥者自言自语道。

  更不错的还在后面。

  在频繁抛竿过后,饵料在窝点里形成细微的散落跟悬浮,所以钓点里的鱼比之前多了起来,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文东的浮漂出现动作的位置越来越高。

  五杆过后,窝点里鱼给口的目数已经上升了两目。

  道理很多时候是互通的,窝点里鱼多了,信号自然就会多,鱼就饵也就会更积极,这黑坑或者湖库都一样。

  不同的是,在竞技塘,一旦饵料对路鱼情判断准确,滚雪球的优势会更加的大。

  “不错的兆头,有戏!”文东暗暗欣喜。

  调整之后的鱼情明显改观,文东不由得加快了手中的频率。起初几杆饵料落水文东还会简单修饰一下边角,后面更是修整都不修,而且饵料也从直拉变成刮皮斜拉,钩上的饵团因此大了不少。

  大投饵量在鱼就饵活跃的鱼情下多半不是坏事,文东现在脑袋里回想起刚刚穿越最早在渭水河用野战蓝鲫钓鱼时候野生鲫鱼的情景,不由得加快了手里的频率。

  起初还会耐心的等待行程到位,到了后面,文东已经开始见动作就搂了,不管命中率如何,先把投饵量做起来。

  这样的调整很快见到成效,浮漂翻身之后给动作的高度越来越高,窝点当中的鲫鱼也越来越厚,原本的微微一点的漂像,也变成半目到一目的有力下顿。

  随着窝点里鱼密度的增加,文东开始下拉浮漂减少水线,几乎每一杆都会中鱼。

  离底十公分。离底二十公分,离底四十公分……

  随着文东不断往下拉浮漂,钓的水深在急剧缩短,在开始频繁的中双尾过后,文东把心一横,干脆将钓底用的浮漂拔下来,随手插上了一支只有九目打水皮用的短漂,钓法更是奔放,开始打浮。

  打浮,可以说是对象鱼比赛当中的杀手锏,禁咒级别的高端技能。

  之所以这么评价它,并不是因为他操作起来有多难,技术含量有多么的高。而是因为一旦施展成功,杀伤力巨大。

  聊到这里要插播一小段钓鱼技术上的入门级常识。

  在台湾钓法也就是悬坠钓法当中,一条钓鱼用的大线在入水之后可以划分为这么几个部分。

  首先是大线杆头到浮漂座的部分,在线组抛竿入水之后,这部分是基本跟水面平行的,称之为风线。

  自浮漂座往下到八字环这一段,是跟水面垂直的,这一段的距离在调整好之后线的长短基本代表着水深,称之为水线。

  自八字环到鱼钩这一段,是跟地面呈现一定夹角的,线组调钓越顿,这个角度越小,最顿的情况是铅皮到底,子线整体躺卧,最灵敏的情况是子线彻底绷直跟地面垂直成90度。

  为什么要讲这个常识呢,因为钓离底钓半水直至钓浮就牵扯到其中水线长短的调整。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