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小圣贤庄的出路_秦时之七剑传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到张良的回应,卫庄冷笑着轻蔑应道:

  “孔丘的徒子徒孙念道了几百年的仁义道德,倒是把自己祖师爷能周游列国的最大能耐给丢了个一干二净!”

  孔夫子当年能周游列国,传播儒学,还对着各个诸侯国指手画脚,靠的是什么?

  还不是武德充沛!

  他特么可是有三千弟子,虽说只是个虚数,但数量多是个事实。

  几千人的规模,对那个时代来说,都够诸侯国之间打一场仗了。

  等闲自然没人敢动他,敢惹他。

  在春秋战国这样的动荡时代,一个人乃至一个组织想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一定的实力是必不可少的。

  和儒家同为显学的墨家也差不多。

  墨翟本就出身儒家,虽然不认同孔夫子的学术思想,但应该很认同他的武德充沛。

  所以墨家不仅战力突出,有机关术这种大杀器,甚至还特意分出了‘墨侠’这一类存在。

  当年墨翟之所以能轻松劝退楚国进攻宋国的计划,可不仅仅只是因为墨家的机关术,墨家本身的战力也是一大威胁。

  几百年光景过去,墨家武德不改,抛开学术思想不谈,仅靠战力依旧是朝堂江湖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而儒家,却早已抛却了武力,只剩下了嘴皮子的功夫。

  虽说大部分儒家弟子仍旧习练武功,却只当作君子六艺的一部分,权且强身健体罢了。

  很难说儒家的变化是对是错。

  失去攻击性和威胁性的儒家对于统治者而言,显然是更家容易接纳的。

  但这也让儒家变得脆弱不堪,开始过分耍弄自己的嘴皮子。

  对于卫庄而言,儒家这种自废武功的变化等同于退化,自然十分嫌弃。

  张良闻言愣了一下,旋即无奈一笑,回应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儒家……和墨家终究是不同的。”

  古寻插话打断了这个话题,转而问道,“听说伏念已经联系一些小圣贤庄的门生故吏了?”

  张良点了点头。

  “效果如何?”古寻又问。

  张良耸了耸肩,“目前并无反应。”

  “反倒是儒家自身,问题越来越大,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论也随之甚嚣尘上啊!”

  一个引起热议的话题,往往会因为一些不起眼的原因而产生偏斜,从而歪到和它完全无关的事情上。

  放现代这叫歪楼。

  先秦虽然没有网络,但也不妨碍这些读书人‘歪楼’。

  引起这些儒家学士沸腾的是泰山封禅之事,但争论至今,他们谈论的范围已经远不止是封禅之事。

  而其中延伸出的另一个热门是――分封。

  尽管嬴政在废除分封这件事上一直很强硬,也从未有过任何打算妥协的态度,但始终有人对此抱有幻想。

  儒家,正是对此事最热衷的群体。

  当然,这不是因为他们有崇尚孔老夫子恢复周礼的意愿,而是因为利益。…。。

  天下熙熙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