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章 有人闹事_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焰高,工程进展得很顺利。

  话也说了,该干活了,浩浩荡荡的人群往城外走去。

  由宋旻带队,还有几个衙役跟着,他们负责维持秩序。

  实行的包干制,一个村负责一段,村里又分下去,几户人家负责一小段,这种分工制的效率是最好也是最快的。

  为了不影响正常的出行,分开两边来修。

  李沫觉得县令的好处就是把话说出去,工作由其他人来做,自己就是个总指挥,有种指点江山的感觉,瞬间觉得自己好牛掰。

  哎,要是不用掏钱就好了。

  从城门外的路开始修,古代修路没有现代那么麻烦,是因为古代没有混凝土,没有沥青,有钱的可能会用到糯米浆,比如长城就是,但是松江县穷呀,饭都吃不饱,用糯米浆来修路,简直是要杀头的行为。

  穷有穷的办法,有坑的,先用石头沙土填,再用已经和好的稠泥浆灌满,泥浆风干之后就会变得坚固,当然,这种坚固也不是长久的,后续还要派人维护。

  遇到低洼的就填高,遇树砍树,遇草锄草。

  这些石头和沙土等等都是在荒地上挖的,不用钱,也不会影响到耕地。

  李沫表示很喜欢这种不用花钱的。

  过往的不是马车就是牛车,要么就是行人,没有混凝土也是很能扛压。不像现代,一辆大货车装满货就有几十吨,甚至上百吨,什么路都能压烂。

  好在松江县到省城的这条路没有悬崖峭壁。

  原来的道路也不算窄,只是有些地方会有阻碍,比如有很大的石头或者河流的,就会因种种问题变得错综复杂。

  李沫有问过师爷,县里有没有会修路的专家,师爷说没有,修路不是哪有坑填哪吗,要什么专家,专家是什么鬼,能吃吗?

  李沫觉得如果跟他讲勾股定理,他一定会跟你讲八股文,不是同一个年代的人沟通起来就是困难。

  简直是鸡跟鸭讲,讲不通,

  鸡跟鸭?难道把自己比作鸡?靠。

  李沫觉得要是自己有一天莫名其妙的死了,肯定是被师爷气死的。

  师爷:我也很无辜好不好。

  路要怎么修,李沫心里有底,毕竟来回已经走了两遍,人多好办事,按照这个速度,三天后,就会修到牛头山脚下,这段路有点麻烦,一边是山,一边是河,水流湍急,仅能容纳一辆车通行,稍微不小心,就会掉到河里,这可是人命的事了。

  土可以挖走,难的是巨石,那么一大片,最好的办法就是爆破,也就是炸了。

  不是已经有硝石了吗?赶紧回去做火药试一下,能不能成功。

  这天大家都很忙,连周氏都出来帮忙记帐了,衙门十六个人,两个去了省城,八个去了修路,三个在称红薯,二个在红薯粉作坊,再加上李沫。

  去称红薯的三个人,有两个是不识字的,不懂得记账,唯一的一个识字的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