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二章 人人平等射猎营_顽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带走。

  人们以为到了西宁,就没有平叛战争了。

  不过紧跟着来自兰州参将的书信就打破了老兵们的幻想,陕西传来调令,准莫与京带兵七百赴任——河湟民变了。

  河湟的民变并非是由刘承宗煽动,尽管确实煽动民变在刘狮子起兵东征的计划之中,但没等到他派出黄澄等人煽动,河湟谷地的汉家百姓就已经起兵了。

  河湟是一片很特殊的区域,大体上为俱尔湾到兰州中间东西走向的湟水河谷,但包括十数条南北走向的小河谷。

  当地百姓的聚居范围也泾渭分明,土司的领地都在南北走向的小河谷中,祖先从东南迁来的汉回百姓和军队、将校、土官世居河湟谷地正中,土民番民则在南北河谷和山地居住。

  不过由于河谷驻军众多,这里的民变难度要比陕北大乱刚开始时更高,人们被动跳过了合流吃大户的阶段,可能才刚抢一个围子,转眼就要与土流驻军作战。

  刘承宗在正月十六收到消息,军队尚未准备完毕,但西宁卫的刘承祖已拣选镇海营两千军士、西宁卫两千旗军完成整备,当即下令以兄长和李万庆为先锋,向河湟谷地挺进。

  直到正月十九,海北知县陈钦岱、海西知县刘国能与南山钟虎联袂在元帅府领取了西向防御的命令,随后王文秀率三千步兵进驻新城。

  一时间护兵、塘兵、杨耀的马营、黄胜宵的炮营,还有射猎营的番兵、捕鱼营的蒙古兵在新城东西往来驻军,集结了上万军队整装待发,流寓元帅府的土司们提心吊胆人人自危。

  陈师文在这几日里立下大功,往来游说劝说土司,河湟谷地迟早变天,与其留在新城做待宰羔羊,不如跟随从征,至少能保全宗族。

  随后西宁最大的土司李天俞当即跳反,率先向刘承宗请求从征,表示途中遇到李氏子弟,他会尽量劝说其放下兵器……不过这事他也不敢打包票,河湟姓李的太多了,即使是族长也没办法约束所有人。

  李天俞只有一个要求,战争结束让他率至少一万宗族子弟迁离河湟,他既不想当朝廷进攻元帅府的跳板,也不愿做刘承宗东攻的马前卒。

  留在河湟摆明了要受夹板气。

  当然了,就算到西边去,还是饶不了受夹板气……虎墩兔要进青海的事土司们都知道,李天俞迁到西边去,充其量也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至少虎墩兔比洪承畴好对付。

  刘承宗对这请求欣然应允,当即表态别说带一万族人离开,要是李天俞有能耐,就算把河湟三万户姓李的全带走,他都没一点意见。

  人走地留,何乐不为。

  其实人嘛,处理公事的时候很难做到精明,但一心为私的时候就智力就蹭蹭蹭地往上涨起来了。

  就比方说崇祯爷和虎墩兔大汗,都需要割自己的肉拉拢别人,偏偏自己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