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八章香港大学_重生香江风云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致远笑道:“阿珍你把他安排下来,咱们等会出发。”

  香港大学奠基于1910年3月16日,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一直是亚洲最具名望的大学之一,有亚洲“常春藤”之称。

  陆致远看着眼前具有典型西方建筑风格的本部大楼,对陪同左右的校领导笑道:“贵校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底蕴深厚育才无数,我们陆虎集团在这吸点灵气,必是美事一桩。”

  黄立松校长陪笑道:“陆先生的美誉实不敢当。不过贵司职员上课兢兢业业聚精会神,能有所体悟是肯定的。”

  王庚武副校长笑道:“陆虎集团来校培训骨干,堪称开创香港企业之先河,器才之壮举,这都是陆老板眼光高远以人为本的结果。”

  陆致远不好意思,“人才是企业之本,让他们得以提高也是公司受益。这次麻烦你们了,感谢。”

  “哪里,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认识到这点,跟学校的互动更深入。”

  陆致远笑了笑,继续前行。

  他的身边校领导不少,远处还有很多学生观望。

  “这是邓志昂楼,那边是孔庆荧楼,再往前还有舍堂和何东夫人纪念堂......”

  听王庚武介绍得详细,陆致远转头问道:“这些都是名人捐建的?”

  “我校校训便是‘明德格物’,明德,便是要彰显推广他们的德行。”

  陆致远笑道:“你跟我说这个,不会认为我够资格捐建校舍吧?”

  “陆老板真会开玩笑,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奥斯卡最佳导演,又在香港经济界屡建功勋,怎会没有资格在本校建楼?我们巴望不得呢。”

  陆致远望向黄立松,“真的可以?”

  黄礼送抚须答道:“当然可以。”

  陆致远摇头道:“算了,我年纪太轻,真不适合做这扬名的事。”

  说完他朝前走,黄立松急道:“你若捐建校舍,便是校董,今后来校培训的费用可以酌情收取,选拔人才还能优先。”

  陆致远停步,“没骗我?”

  旁边很多教师笑起来,纷纷道:“自然不会骗你。”

  “那我建宿舍吧。”陆致远挥手道,学生住着自己建的宿舍,想必心里肯定感恩戴德。

  “别,宿舍已经够用,你可以建别的啊。”王庚武劝道。

  到了这时,陆致远哪里还不明白这些校领导把自己当做冤大头,怪不得老子一进学校就这么热情,原来别有目的。

  真以为自己名声在外有王霸之气让别人跪服?想多了!

  “那建什么?饭堂?”陆致远微恼,自古老师心眼多,这话还真没错。

  王庚武谆谆善诱道:“陆先生你是大名鼎鼎的文人,怎好捐建饭堂?怎么也得建跟自己的老本行相关的设施不是?”

  陆致远不甘心入套,“书?那就建几个书报亭吧。”

  王庚武忍不住了,“那多没影响力啊?要就建图书馆,大伙集中看书读报的地方。”

  陆致远环扫一周,“图书馆面积可小不了,你有地方建?”

  黄立松指了指前面林木深幽的地方,“那片地方都可以,曲径幽路,书香阵阵,想想都让人心醉。”

  陆致远看了看那片花岗石遍布的林地,“那块地建图书馆得不少投资吧?”

  黄立松和王庚武面面相觑尴尬至极。

  身后的老师们个个噤若寒蝉不敢出声。

  “三...五啊不,八十万港元应该足够,反正百万不到。”身后一名负责基建的校领导答道。

  陆致远暗笑,这帮老师可真行啊,挖好了坑等自己跳。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学校教书育人,哪来银钱修建校舍?不指望有钱老板赞助点还能指望港府?

  由此他想到后世古天乐在内地建学校的做法,心里颇为赞同。

  一座城市,最紧要就是医生得力,教师有为,自己有钱时真该学学古天乐,去内地建一些学校和医院。

  “那我就投一百万港元,名字还是叫陆虎楼吧。我年纪尚轻德才浅薄,不敢妄以个人之名冠之。”

  这话引来阵阵掌声,大伙纷纷赞道:“陆先生高风亮节,实是我辈楷模,当为后人谨记。”

  陆致远哭笑不得。

  重生香江风云时代

  重生香江风云时代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