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9章 279死亡和葬礼_我的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终还是会如同历史上一样,在会后关头崩盘丢掉上海。

  远方的中国在这一次的表xiàn可圈可点,也足够让自己的心情好上不少。至少在这个时空中,中国人保卫家园的底气更足,作战能力也更高了。至少在这一次决战上海的战役中,中国主力第9集团军整体装备水平差不多和德国的同类部队持平,也让自大的日本陆军见识了一下欧洲陆军的真正水平。

  但是阿卡多现在依旧高兴不起来,因为他手里拿着的是西克特送来的最后一封电报――确实是最后一封电报了,这位身体一直不好的老将军,阿卡多的老上司,阿卡多军事知识上很多细节方面的老师,就在半小时前,因为积劳成疾和情xù波动起伏太大,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这位自愿到中国帮助贫弱的中国人民重新振作的老人走了,这位被大总统蒋介石誉为国际友人之楷模、中国国防之基石的老人走了――虽然在阿卡多小心翼翼的呵护下,他比历史上晚死了两年,可是依旧在中国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离开了。

  德国情报机构驻扎在南京的一个秘密机构刚刚发来了电报,中国国民革命军第9集团军刚刚发出唁电,战场上的中国士兵自发在腰上缠了麻布,三军嚎哭、奋勇向前,竟然把一部分日军登陆部队赶下了海。

  西克特在中国极尽哀荣,电报的最后提到了一个让人感叹的事情,虽然不能按照国士之礼降半旗致哀,可是南京总统府的青天白日旗今天竟然没有升到顶端,而是差了足足一尺。

  阿卡多就这么安静的坐着,他知道那个苦难的民族一直奉行这一句老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他知道在德国黯然走下舞台的西克特在中国找到了他这一生最值得回忆的美好岁月。在阿卡多的支持下,这个老人做到了更多,更多。于是中国人民记住了这个朋友,回报他的是四万万颗炙热的感激之心。

  阿卡多甚至觉得自己能够感受到,武汉的军工厂里,生产大炮的机床转动的更快了;工人们加班加点的将一枚又一枚炮弹装进弹药箱里,依靠着缓慢却从不停歇的牛马挑夫送往前线。

  阿卡多甚至觉得自己能够感受到,上海战场上,那些坚毅沉默的中国军人们,在寒冷的风中抱着刻满德文的步枪,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来证明着这个民族从来不曾倒下。

  那个承载着数千年历史的民族,那个古老、死板、固执、倔强的民族,那个软弱、包容、自卑、胆怯的民族,他们拥有挺拔的脊梁,坦克压不弯的脊梁;他们拥有流不干的热血,肝脑涂地也不会冷却;他们拥有发自骨子里的善良,善良到因为有个西克特的老人在南京入土,就忘jì了胶州湾那些不愉快。

  你怎么就这样走了呢?阿卡多在心里默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