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6章 崩于心_帝国苍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位于波兰东北部的希尼亚尔维德湖是这个国家目前境内最大的淡水湖泊,可如果追根溯源的话,这片湖泊连同它所处的瓦儿米亚-马祖里地区在二战结束以前的四百多年间――从普鲁士公国到普鲁士王国、德意志第二帝国、魏玛共和国、德意志第三帝国,都是日耳曼人的领土――直到二战结束,德国的大片土地成为胜者的战利品和受侵略者获得的赔偿,波兰人才得到了这片丰饶的土地。到1948年时,波兰主宰此地尚不满三年,但由于二战末期德**民的大撤退以及战后波兰政府的移民政策,地仍是这片地,许多城镇和村庄也多多少少保留着原来的样貌,居民却变成了百分之九十八的波兰族人加上百分之二的其他种族,物是人非的概念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就地理上的地形而言,希尼亚尔维德湖如同一只跃跃欲试的长尾猫,头部正朝东方,尾部由南向往延伸达三十公里,两岸皆是水土丰饶之地,但这三十公里的区域仅在米科瓦伊基建有大桥。若要绕开这座桥梁通行,要么利用湖上的船只摆渡,要么多走几十公里路从南北绕行。在德意志时期,东普鲁士的公路和铁路网就已经拥有了较高的密度和质量,波兰人接手后只需稍加修缮便能够全面使用,假如是愉快的驾车旅行,多走上那么四五十公里路也算不上大麻烦,然而同样的问题摆在一支丢盔弃甲、混乱不堪的联军部队面前,麻烦可就不只是一两点了!

  1948年的5月7日,苏军“劳动节攻势”发起后的第8天,从立陶宛和白俄罗斯交界地区攻破盟军壁垒的苏联军队已经势如破竹地逼近希尼亚尔维德湖区,3个美国师、1个法国师、4个波兰师以及分属不同指挥部的11个德国团从前线区域撤离后也一路退至此地。更新经过盟国空军的顽强阻击,苏军航空兵在最初几日的疯狂突击已被遏止,这对于狼狈不堪的盟军官兵来说是个莫大的好消息,他们穿过湖区再向西行进五十公里左右就是“波兰大纵深防线”的防区了。那里有未遭苏军攻势挫败的盟军预备部队、坚固完备的防御工事以及堆积如山的作战物资,且能够获得盟国空军的强力掩护,士兵们可以在那里好好喘口气,慢慢淡忘前线的梦魇,调整好心态与苏军进攻部队一决高下。

  “只剩最后一小段路程”,军官们不断以望梅止渴的方式鼓舞着信心、斗志连同大量武器装备都丢失在前方的士兵们,可基本上每一支部队看起来都是灰头土脸的。由于在前线以及撤退途中损失了许多运输车辆,后方来援的往往又拥塞在一些地段,大批士兵只能依靠双脚徒步撤退,走路的羡慕那些能够坐上汽车的,汽车上饱受颠簸和拥堵困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