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章 元首的面包_帝国苍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纪中叶,法国人一心二用地兼顾本土与殖民地的安危,而他们的邻居和宿敌,德国,在这一时期只需要全神贯注于东方的强大对手。经过百余天的修整,一条北起斯德丁湾、南至博登湖畔的漫长防线初成规模,它充分借助了河流和山脉之天险,并在重点地域构筑了坚固的堡垒工事。以主持修建者之名,这条防线被冠以“魏克斯长墙”之名,但任何防线的真正核心都是“人”,仅用区区数万军人辅以预备人员和民兵守卫这条防线,根本不可能抵挡住如狼似虎的苏联军队,尤其是在苏军仍驻军于奥地利和捷克的情况下,德国的东部国境实际上处于苏联武装力量的半包围之下,昔日第三帝国的百万雄兵尚不能抵挡苏军钢铁洪流的侵袭,何况军力虚弱的民主德国?

  国家的形势不容乐观,被近六成国民视为英雄拯救者(同时又是另一些国民眼中不靠谱的浮夸分子)的林恩却不像某些悲观派那样整日忧心忡忡,利用手中的军事和外交权力,他用一系列特点鲜明、敢于打破常规的行动为暮气沉沉的德意志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在民主德国成立的最初四个月,他想方设法让人们看到一个积极友善、蓬勃向上的德国,修缮交通、重建工业、推动跨国煤钢联营以及举办国际工业博览会等等,使得德国政府的公信力逐步恢复,使德国政府发行的建设债券达到了语气效果。随着国内外资金的融聚,德国政府推出了雄心勃勃的十年计划,并且颁布了多项减免税赋、鼓励投资的优惠措施,为德国经济的全面复苏铺垫了坚实的基础。虽然1950年第一季度德国的经济产量、财政收入等数据皆与法国相去甚远,但是不少经济评论家都断言,这个严谨勤奋的民族用不了太久就会反超紧邻,甚至有可能攀升到一个出乎世人意料的高度。

  对于德国经济复兴的乐观前景,林恩始终持坚信不疑的态度,而在这一切渐渐步入正轨之后。他重新将精力放在时代的“背光面”——两大阵营停战之后,民主德国、自由帝国、苏联、盟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既是普通民众难以读懂的,许多方面更是潜藏在公众视线之外,可以说是少数掌权者运筹、较量的高级游戏。进入1950年以来。苏联的裁军行动稳步进行,大量服役时间较短、年龄偏大或偏小的士兵卸甲归田,投身轰轰烈烈的大建设当中,为苏维埃联盟的新五年计划贡献力量,但总兵力仍达三百万之巨的苏联陆军依然是这个星球上最具攻击力的军事力量;美国同样宣布并执行了裁军计划,军队规模削减了一多半,陆军兵力将至90万左右。其中近70万的精锐力量部署在法国的东部防线上,恐怖的核威慑力量也同样以西欧为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