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6章 转折_帝国苍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苏军常规编制,一个坦克军通常下辖2到3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或摩托化旅,再加上一些侦察、后勤、工程单位,坦克数量达200辆左右,另有一定数量的自行火炮和轮式车辆。在红色苏维埃,率先换装新型主战坦克t-54的几支装甲部队不仅是战场上的利刃,亦是这个国家对外展示武力的范本,军官和士兵的素质基本上能够代表苏联军队的最高水平,作战装备的配置、保养,部队给养的定标、供应,这些方面自然是优先于普通部队。开战之时,苏联高层对这些精锐装甲部队寄予厚望,意图用它们震慑西方之敌,然而列装t-54的第11近卫坦克军在万德利茨遭到重创,部分坦克旅甚至蒙受了毁灭性的打击,顿时给苏联军队威风凛凛的形象抹了一笔黑,暴怒不已的苏联掌权者为此更换了一批将领。为了避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苏军指挥部对装备t-54的精锐部队进行了战场强化,即给他们配置更多的掩护兵力,并严令他们不得孤军冒进。

  得到3个机械化步兵团和1个自行火炮团的增强后,苏联近卫第2坦克军兵员数量扩充了40%,野战的机动能力未受明显影响,随着战事的深入,苏军指挥部不得不将兵员损失严重的一线部队轮换到后方进行补充休整,新近顶蘀上来的部队往往不熟悉当前这种型的德式战术,在那些意义重大的攻坚战中,苏军统帅们最终还是得派上宝贵的王牌部队。在汉堡-不莱梅战役后期,第2近卫坦克军的正面冲击为打开局面作出了颇为重要的贡献,而在巴伐利亚,第5近卫坦克军也对德军施以重压,是苏军第二次进攻并占领慕尼黑的正印先锋。

  德国方面,即便是在美援大量抵达之后,曾经叱咤欧陆的德军铁骑也依然处境困顿。以帝国近卫军直属坦克旅及各独立坦克营、坦克歼击营合编的帝国装甲战斗群总共只有120多辆战车。二战时期留存下来的坦克多已不堪重负,如今担当大任的是由西班牙和阿根廷工厂生产零部件、在北挪威工厂组装的“黑豹”坦克,虽然较早期型号更加成熟稳定,但无情的时光已让它们从顶尖行列黯然退入二流。排除人为和环境一盛怒,两辆“黑豹”才能与一辆t-54抗衡;由德国陆军第1、第2装甲师和独立重坦克营组建的第1装甲军拥有200余辆坦克,规模较帝国装甲战斗群大了一倍,但德军官兵接触美制装备的时间并不长,尚不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巴顿”和“潘兴”,而且在这些仓促组建的部队,军官和士兵们有不少都是新手。相互之间还缺乏磨合,真实战斗力可能还不及帝国装甲战斗群。德军装甲兵们能够带着高昂的斗志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