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36章 加速整合_辛亥大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冬泳庆祝战斗胜利的士兵重新穿上脏衣服,手脚脸上抹满焦灰,淋上牛血,最后冲入“战场”表现了一番无惧血火。勇猛杀敌、拯救中亚人民的史诗画卷。

  东哈萨克惨败仅仅一周,克孜勒奥尔达就被封锁的消息让斯大林怒不可遏,直接将提出让卡察洛夫率部驰援卢金的总参谋长伏罗希洛夫和逃回来的库利克降为上尉,发配到波罗的海军区任连长,还撤消了阿帕纳先科的总司令职务,把他赶到乌兹别克任方面军司令。出人意料的是,在国防军完成合围前逃出生天的卢金被任命为新哈萨克方面军总司令,弗拉索夫则出任副司令兼参谋长,最后还让罗科索夫斯基出任车里雅宾斯克预备军总司令。负责支援朱可夫和卢金。

  后来贯穿整个战争的朱可夫、卢金和罗科索夫斯基的三驾马车正式形成之际,斯大林又鉴于斯科沃尔特索夫等哈萨克高层被一锅端的尴尬,下令提前疏散乌兹别克和土库曼等地的高级官员和亲苏人士,最后还将贝利亚痛骂一顿,派日丹诺夫前往乌克兰、乌法和车里雅宾斯克。就地督导t-34坦克的生产,要求在40年春季到来前将产量提高到每月1500辆,还让加里宁去督管il2等飞机的制造工作,自己则亲抓武器研制,希望尽早找到对付36型坦克和制空权的新式装备。

  尽管斯大林作出一系列调整,但苏军面临的难题却还是很多。从巴甫洛达尔至克孜勒奥尔达,巨大地哈萨克突出部将东方战场分成两个部分。一边是三驾马车率领的北线。一边是阿帕纳先科率领的南线,严重缺乏衔接。而且乌兹别克和西伯利亚就像张开的双臂,虽然表面上看可以钳击哈萨克,但实际上却形成了非常危险地悬臂状态。如果说西伯利亚因为巴尔瑙尔等一串要塞化城市、广袤纵深和泥泞的道路限制等还能守住。那么几乎都是平地沙漠的乌兹别克和土库曼就非常容易被截断。尤其是克孜勒奥尔达的丢失,更让国防军的兵锋直指连接里海和咸海的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加盟共和国,加上伊朗战事的不利,已经非常危险。所以朱可夫等人建议干脆放弃南线全部收缩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共和国。但固执的斯大林却拒绝一切放弃领土的想法,还让卡察洛夫的29军停在乌尔根奇。又从白俄罗斯抽调崔可夫的第五军,将两支部队组编为卡拉卡尔帕克斯坦方面军,走里海航线从巴库直接横渡过去,减少被恶劣天气影响的南线铁路的压力。

  虽然斯大林想利用严寒天气偷袭然后守住防线的计划告破,但严寒和恶劣的道路还是救了他一命,就在他积极调整准备等开春后发动大反攻的同时,杨秋和总参谋部也不得不停止地面作战,开始为明年的春夏攻势做准备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