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章 建功利器_大秦之神级召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毫发无损的击退了秦军。

  赢得这场战斗,只有一个人有功劳,因为别的人没出一分力,此人便是樊哙,在危急时刻,发出了天雷之吼,凶威毕露,吓住了冲锋中的秦军,再没有那股凶悍劲,而是一个个掉头逃跑。

  自这件事之后,樊哙扬名天下,由于表现极为耀眼,举世仅有,故而怒吼功的名气要盖过冲锋陷阵的勇猛,敌人在这之后闻樊哙则色变,最怕的不是那把砍人无数的杀猪刀,而是震破胆的冲天怒吼。

  军中本就有重视吼声的传统,当世经樊哙这么一搞,彻底向军人展现了吼声的奇效,由于能完成刀剑不能完成的壮举,各军各将皆将之视为一把比刀剑还要锋利的法宝,争相训练。

  要知道,一人一刀,再勇猛,也有力竭的时候,力气尽了便意味着会死,无法改变战局,而吼声,却可以真正做到一人退千军。

  强如樊哙,顶多连砍数百人后,气力就有些不支,百来人对成千上万的敌军来说,九牛一毛,死了影响不了猛烈的攻势,想逆转局势,不过是杯水车薪。

  而若是用雷霆之吼,不必与敌面对面厮杀,便可用声音攻击数以万计的敌军,一旦起效,转瞬间就能让敌军生乱,从而败退。

  人的声波虽不足以直接使敌人耳聋或吓死,但优势是可以富有感情,这是最为可怕的,因此,只要怒吼声中带有滔天的火气、破地的威势,那么活活吓死胆小的敌人,并不难。

  汉军在汉王的领导下,反秦抗楚数载,被樊哙吼死的秦兵楚卒大有人在,当时都是人仰马翻、七窍流血的场面。

  正因有这么多的例子,练嗓门成为大汉雄师一等一的大事,有了樊哙这个楷模,许多士卒在吃饭时、上茅厕时都要吼几声,即便是在睡梦中,也时不时的大吼一会儿。

  更有甚者,为了练好吼,废寝忘食、憋大小便,拼命挤时间去练习,因为身为士卒,休息的时间太少了。

  由此曾一度在各大军营中掀起一股练嗓门的热潮,练者是有志气的男子汉,不练的人就是没出息的孬种,基本上全国各地的士卒都在练习,一时之间这风气席卷全国。

  因为为兵为将者太过痴迷、太过投入的练习此技,导致了一些悲剧的发生,比如有人为了练好,饿了好几天,直接被饿死了,断气的前一秒还在吼,可惜声音是嘶哑无力的。

  还有人由于长时间、不间断的大吼,把嗓门吼坏了,说不出话来了;有人练习到忘我之境,连续不上茅厕,最后被活活臭死了,临死前还在大吼,大哭着吼。

  产生这么多悲伤的故事,是因为这些人太急于求成了,虽然有些荒谬,但这是事实,生活在这个年代卑微的人,太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吼声对他们来说,是飞黄腾达的一种捷径,人人都可以练、没有门槛、且比练武大成的时间更短…凡此种种,是每位国民如此热爱的原因。

  一旦一朝功成,拥有发出雷霆之吼的嗓门,立时会动身前往敌军大营,对卑微士卒和百姓来说,拥有美人、赐金封侯就在明天,所以迫不及待的展现实力、立下大功。

  天雷般的吼声固然是一种绝技,是建功立业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国内所有人都会练习,有的是不屑于用此法讨官谋利,有的是想练,朝廷不允许练。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