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五章:廷议结束_入主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才叫住了杨廷和。

  “殿下是在问慎儿啊。”

  杨廷和当然知道宁王所问者是谁,因为在他那四个儿子里面,如今已经出仕的,也就长子杨慎一个而已,

  “前年他身体抱恙,所以告假回老家养病去了。

  殿下为何会忽然问起他来呢?”

  “令郎素有才名,又是我大明的状元,孤自是想要见上一见的。”

  听说杨慎不在京城,朱宸濠也有些遗憾。

  杨廷和见宁王似乎对自己的长子很感兴趣,于是也笑着说道:

  “呵呵,慎儿的病应该也好得差不多了,或许过一阵子就能销假回京办差啦。”

  “那就好,我大明正需要像令郎那样的人才啊。”

  虽然朱宸濠打心底认为应该像对王大圣人那样,把杨慎也先扔到那些穷乡僻壤去思考几年人生,但嘴里却不可能跟杨廷和这么说。

  明朝那帮读书人就是这样,越有才的,就越需要社会的毒打。

  就拿这次杨慎所谓的高病回乡来说吧,其实就是因为他看不惯正德不理朝政到处跑,所以上奏章想要规劝。

  结果朱厚照根本不鸟他。

  而这位也是心高气傲,一怒之下,干脆称病回四川老家了。

  不过虽然朱宸濠觉得像杨慎这样恃才傲物之人,都应该接受现实的残酷教育,可历史上的大明三大才子,似乎最后都被教训过头了。

  问过了杨慎,朱宸濠又跟杨廷和边走边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顺便,他也欣赏了一下高大巍峨的三大殿雄姿。

  朱宸濠现在看到的三大殿,可跟他前世参观故宫时,所见的不同。

  故宫里的三大殿,已是康熙时重建的了。

  规模只与嘉靖重建时相当。

  还拆除了两边的斜廊。

  由于体量不够,所以占不满月台。

  于是就显得台大建筑小。

  而朱宸濠此刻所见的,是正统五年时重修的。

  虽不及朱老四最开始所建时那么华美富丽,却也远比嘉靖时被烧毁重建后的那个要大要好得多。

  越建越小,也是因为嘉靖时期,国内已经基本上找不到那种体积庞大的巨木了。

  于是最终只能用几根木头包在一起,来支撑宫殿。

  这样一来,就不得不缩小建筑的体积。

  想到三大殿的前世今生,朱宸濠也暗下决心:

  一旦登基称帝,立即给皇宫内的所有建筑都装上避雷针。

  这可不是小事。

  毕竟明朝那个时代的人,都太过迷信了。

  就像钱宁和廖鹏,多精明的两个人,就因为他的赌咒发誓,才会上当受骗去帮他干掉了皇帝。

  所以,若是朱宸濠刚登基三大殿就让雷给劈了,那定会有人跳出来拿上天和祖宗发怒这类的说事儿,从而质疑他继位的合理性。

  这紫禁城里的三大殿,在大明朝那还真是修一次烧一次。

  朱老四刚建成不久便被烧了。

  这也搞得他疑神疑鬼,一直没有重修。

  其后的两个皇帝还想着将国都重新迁回南京,所以也没修。

  直到正统才真正绝了南迁之念,于是重修了三大殿。

  接着嘉靖、万历又各自被烧毁和重修了一次。

  后来李自成在逃出北京城时,又放了一把火,让皇极殿损毁严重。

  满清入关后,都到了康熙三十四年,才重新修建。

  而清朝则在重修后便增加了避雷装置,也就再未因雷火而损毁过。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