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三章:招生范围_入主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的大明,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却根本就算不上一个海洋国家。

  因此就算成立一所军事院校,也只能是陆军军官学院。

  或许,只有等找到了郑和宝船的设计图纸,开始大规模建造远洋巨轮之后,才会再创办一所大明皇家海军学院。

  然后将两个学院合在一起,就是这个时代完整的军事大学了。

  毕竟空军这个兵种,在朱宸濠的有生之年估计是不可能出现啰。

  当然,要是以后科技水平能发展得快一些,那么弄个热气球,甚至飞艇之类的,应该还是有可能的。

  不过就算弄出来那些,称之为空军恐怕也太过勉强了一点儿。

  从朱宸濠、严嵩、王守仁和周尚文等人这一系列的操作可知,他们原本的目的,就是要在军队中开展扫盲运动和建立一所军校。

  而之前严嵩上奏,说什么希望让全军换装新式火器之类的,不过是他们抛出来的一个烟雾弹而已。

  朱宸濠知道,肯定会有很多人在没真正见过新火器威能前,对其持怀疑态度。

  那么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坚决反对。

  而在否定了这条议案之后,等再提出一条看似还可以的新议案时,那些人也就不会有多么强烈的反对意愿了。

  事实也证明了这点。

  朱宸濠通过周尚文之口提出的这个军事院校,虽然看起来有些奇奇怪怪的,可在严嵩的一通忽悠下,那帮朝中大员最终还是全都认可了。

  只要这根本的建校问题解决了,那么剩下的那些细枝末节再商议一下就成。

  “陛下。”

  在朱宸濠下旨建立大明的第一所军事院校,将此事板上钉钉之后,严嵩便开始完善后续那些问题了,

  “臣以为,以后随着火器的普及,除一些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外,其余各营士兵的个人武勇,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各项因素中,所占比例更大的,应该是将领的指挥能力和武器装备水平。

  所以在未来的军队中,武人和文人的区别也就不再像现在这么明显。

  当然,在我大明,即便是文臣,精通骑射的其实也不少。

  就比如王部堂,射起箭来那也是百发百中的。”

  严嵩口中的王部堂,自然就是王守仁。

  历史上,王守仁平定“宸濠之乱”后不但没得到什么好处,还处处被跟随正德南下的那帮佞臣和宦官刁难。

  大太监张忠就想要令王守仁出丑,于是故意让其在校场当着所有官兵的面射箭。

  结果王大圣人却是箭箭命中靶心,不但没丢脸,反而在所有人面前大大风光了一把。

  明朝那帮文官里,除了王守仁这样箭术精湛的外,也有像丛兰那样敢率兵亲自冲击敌阵的猛人。

  还有谭纶,更是精通剑法,在抗倭的战场上每每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斩杀倭寇。

  至于一身神力,最后冲击敌阵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