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七章:军阶和官阶_入主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军职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嘛。

  “陛下您刚才也说各级官阶非常明确,所以实际上我大明在军队中所设立的,其实是官职而非军职。

  也就是说,跟士兵是没有丝毫关系的。

  而军衔制度,则是从军中最低级的列兵,到最顶端的元帅或者上将,全部都包含在内,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人等级体系。

  这也让所有军人,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都有了升迁的可能。

  在军队中,将校始终都只是少数,想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得依靠那些占据绝对数量的底层士兵。

  广大的普通士兵有了上升的通道,那他们自然也就多了一分前进的动力,真上到战场就算为了他们自己,也会努力杀敌以换取功绩。”

  严嵩显然并不认可朱宸濠的观点,于是他又给对方讲了讲军衔制与武阶官衔制不同之处。

  两者最大的区别,也就是一个只管军中拥有品阶的官员,而不管大量基层的士兵。

  立功受赏也都是那些将官的事情,跟你普通大头兵基本上没啥关系。

  而另一种,则是将军中的所有人都包括在了里面。

  士兵作战勇猛,或者立下功勋,也能获得相应的提升,得到应有的奖励。

  后一种对于广大士兵来说,当然更能提升他们的士气并大幅增强战斗力。

  “按照你的意思,也就是所有官兵只要立功就都能获得晋升和奖赏,这就跟秦国所设立的军功制也差不多嘛。”

  朱宸濠听严嵩说完后,倒是想起了秦国商鞅变法之后的军队来。

  “看起来差不多,可实际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严嵩立即摇头道:

  “秦国实行的,是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将士立功之后所授予的,也是官阶而非军衔。

  也就是说,它实际上也只是一种倚靠战功来获取官衔的制度。

  这么做的好处是,在与其余诸国的交战中能大大提升将士的战力和士气,可一旦天下一统,它的弊端也就跟着显现无疑。

  因为实施这个军功爵位制度,必将使得那些武人依靠战功而占据国家各个部门的职位,这也就形成了武人治国的状况。

  然而天下安定时,所需要的是能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经济的人才,而让武人继续担任各级官吏只能激化社会矛盾。

  所以大秦二世而亡,与秦国所施行的这种军功爵位制度肯定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这倒也是。”

  朱宸濠想了想后,也觉得秦国实施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虽然在它统一天下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也为它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军衔制则没有这方面的弊端。”

  见朱宸濠已明白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后,严嵩又继续道:

  “按照这个制度,士兵虽然也能获得晋升,但他们所获得的只是军阶,而非官阶。

  如此一来,不管他们能得到怎样的阶位,也不会对治理国家有任何的影响。

  就拿新中国所实行的军衔制来说吧,就把军士的军衔分为了三等七衔。

  每一等的待遇都不同。

  像最高等级的一级军士长,其所能获得的收入就跟一个大校师长是一样的。

  陛下您想想,若一个士兵只要干得好,就能得到跟高阶将领一样的报酬,那他们能不为此拼命吗。”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