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9章 今年过后是战国_我在春秋做贵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完全没有因由。

  首先是晏婴提醒了田乞,再来就是陈国灭亡了。

  为什么是晏婴提醒田氏呢?或许田乞一开始只是想要通过收买齐国贵族,搞那种拉帮结派来增加田氏在齐国的话语权,结果晏婴说田氏百年之后会取代姜姓吕氏成为齐国的主人,可不就会打开田乞的一种新思路,使得田氏有“眼放宽,心放大”的顿悟嘛?

  而陈国灭亡确确实实又给了田氏复国的由头,他们哪天取代姜姓吕氏的话,补足三恪的格局,继续为帝舜祭祀,理由简直是太充分了!

  所以了,为什么历史上三家分晋之后还要保留一个晋国,田氏干了田氏代齐却不用留下一片地盘给姜姓吕氏,因由之一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个;再来就是晋国遭到瓜分,导致当时真没有谁能够干主持公道的事业了。

  两父子很清楚自己讲那些根本没有什么用,无论智氏要做什么,田氏反正没有那个实力去左右,乃至于话太多会导致获得更惨的下场。

  临近冬季时,一个从“洛邑”传出的消息代表着另一个时代将要来临。

  不是别的,在位四十三年的姬匄驾崩了。

  后世的历史学家将姬匄的薨逝认为是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原因是就此之后,诸侯的征战越来越频繁,并且规模也是一次比一次更大。

  老的周天子薨逝,哪怕周王室再是招牌,诸侯总归是要派人参加葬礼,顺便再参加新王的登极仪式。

  另外,再怎么装模作样,讲道理是应该罢止征战,吃喝玩乐什么的躲着暗地里干。

  然而,郑国和宋国、魏氏的战事并没有因为多了周敬王停止下来,好些发生冲突的诸侯也是继续开打。

  原版历史上,同样没有因为姬匄的薨逝而让战争消弭,或许这就是史学家区分春秋和战国分界线的原因?

  多了一个周敬王对不对?指的是上了谥号。

  作为鲁国使节的闵子本该终止田氏的复国,赶紧收拾细软回国,后来得知哪怕自己归国田氏依旧会举行复国仪式,处在犹豫不决阶段的闵子被鲁国那边的来人告知田氏的复国需要如期举行,只能留下来进行主持。

  这里有很大的问题,等于鲁国没有得到周王室正式通知参加周敬王丧礼之前,选择对周王室那边发生的事情装聋作哑。

  最应该表现出周王室尊重的鲁国这样?其他诸侯会怎么样就更加可想而知了呀!

  其实,田氏倒是想尊重一下周王室,非常要命的是被吴国和智氏双重逼迫,他们要是不如期举行复国,不止陆上有智氏的大军要杀过来,更为严重的是吴国威胁要进攻田氏在海上的岛屿据点。

  吴国有能力从海上出兵吗?他们已经用两次从海路攻击齐国证明,愿意承受海航无法确定的损失攻打齐国,怎么下不了狠心去攻打田氏海上的据点呢?

  明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