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七八章 未雨绸缪_立鼎189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古以来入世搅动风云的道家传承,重点都放在学术继承人的选拔和思想精神的传递,至于后来人是当道士还是种地,还是混入朝堂当官,没人在意。

  自然的,他们也不会是几代单传的那种存zài方式,多家多系的开枝散叶,往往在一个时代会涌现出许多,而最出挑的可能有几位。

  所以如今在京城的除了薛家之外,也有其他几家几姓的。只要他们不自己表露身份,恐怕到死也不会有人能知道他们的底细。类似今天这样的聚会,几个人凑在一对儿悠闲的喝茶,分明就是几位生意人请道士看风水。

  不过有一点是不需要怀疑的,他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水准,都超过世上九成以上的人。

  薛晴的态度虽然不明显,在场的人却都能第一时间猜个差不多。坐在上首的中年人轻轻一敲桌子,和风细雨的道:“我们这一流派的人,从来都不会主动影响天下大势的走向。存zài的使命,便是为了保证华夏文明的传承。历代贤人之所以出山,也是担忧乱世持续时间太长,造成的破坏太大,会引起不可挽回的全面崩溃乃至灭亡。如今,我们自然也不会去算计某个人。之所以选择杨家我关注点,主要是判断出来,他们可能成为不可控的变数。”

  道士六叔一摆拂尘,恢fù了道貌岸然的高人形象,捋着胡须悠然道:“虽说我们做不到袁天罡、李淳风又或者是刘伯温那种,以一人之力算尽天下,甚至横推数百年命运的神乎其技。但却足以参照数千年历史的兴衰轮回。大体判断出时代发展的走向和变化的节点。这也正是我们这一派人的普遍做法。把握大势,顺应潮流,坚定宗旨,顺势而为。”

  上首中年人赞同的颔首道:“三十年前,我们判断将迎来一段千古罕见的太平年景,网络时代兴起之初,也猜测将引发寰宇归一的大趋势。中间虽然可能有诸多波折,然人道大势不可逆转。结果应当是注定的。如果不出意外,那么未来百年,便是东西方文化的最后碰撞与融合,世界将由此而彻底分成文明群体与落后群体。两者之间的差距,将超过十六世纪的欧洲殖民者和印第安人。因为这两者之间,极可能形成永远也无法弥合的巨大鸿沟。”

  “因为我们中国人是要占据上风的,故而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直到杨氏的忽然崛起,并一力推动了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才让我们惊觉异常。”

  道士六叔轻轻叹道:“从目前的表xiàn看,杨氏应当是心向中华文明正统乃确凿无疑的。并也屡屡有大力提升民族文化和凝聚力的举措。然而这些做法,看上去似乎更能顺应民意。实则可能导zhì与国家推行数十年的某些大政相抵触。在杨氏不肯低头妥协的硬顶之下,极可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