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4章利润_大秦工程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这似乎没什么奇怪,这年头的税收来源并不多,主要是来自农民,也就是从土地中收得税粮。

  所以像雁门郡这种地处北方一年只能种一次粮的地方就比较吃亏,一年就收一次税粮。

  这税粮要是换算成钱的话值两百万钱就差不多了,然而这只是云中郡纺织作坊一个月的利润。

  而且这还是在养活了十余万人基础上的纯利润……云中郡十余万人已经拿到了每日用粮食或钱发放的工资。

  这就是工业的魅力,尤其周围还处在半奴隶半封建社会,云中郡强大的技术优势会使其迅速暴富。

  过了好半晌扶苏才平复过来,问了声:

  “将军打算如何使用这些钱?”

  沈兵想也不想就回答:

  “修路搭桥、水利设施、教育、治安,以及强兵……”

  有句话叫“想致富先修路”。

  工业发展图的就是商业,而商业互通有无就需要良好的交通。

  此时的云中郡路窄难行,一百六十余公里的路赶马车也需要走三天左右……这几乎是步兵的行军速度。

  通常赶马车运输虽不及骑兵的行军速度但却相差不大,日行八十里没太大的问题,尤其运输的还是重量较轻的布匹。

  这增加了运输成本不说更重要的还是限制了云中郡的发展速度……比起运输成本来说,沈兵更看重的其实是时间成本,时间才是一切。

  水利设施就不用多说了,对云中郡的工业和农业都有利。

  至于教育……现在只是工业革命的开始,再往后云中郡就需要大量的合格劳动力,这没有教育是做不到的。

  这一点沈兵是深有体会。

  确切的说体会最深的苍……对工人的培训是由他一手负责的。

  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多了就什么人都有。

  虽然对织布机的操作、水车的维护等一系列工作都没有多大的难度,但此时的百姓普遍处于未开化状态……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没读过书,一出生接触的就是种田挖地,于是会的也只有种田挖地。

  女工操作织布机还好,那是她们擅长的。

  男工要是想将他们转化为工人,就算是手把手教却往往是一起身就忘,或者一转身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这其实就是因为缺少教育的原因,思维、智力及手脚协同等都跟不上,以至于相当一部份人最终还是只能去种田。

  此时只是水力纺机就这样,若有一天发展到大机器生产会是如何?

  于是教育问题那是刻不容缓。

  治安问题则是因为各方百姓集中在云中郡还没稳定,相对来说还比较混乱,偷窃、占用、强抢等作奸犯科的事还有不少。

  若不加强管理整治一番很快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强军则是最终目标……沈兵所做这一切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打造一支军队,一支强大到足以保卫云中郡乃至开疆拓土的军队。

  从目前云中郡的情况来看,也该是扩大军队准备从匈奴那圈更多地的时候了。

  否则,等代国被灭再来个十数万百姓,云中郡只怕就要被挤暴了。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