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9章战车_大秦工程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西整出来的时候就可把王贲等一干人乐坏了,简直就比看到火药还稀奇:

  “将军,有如此好物事怎生要此时才制出?”

  “此物倒也有趣,却可将火藏在竹筒里头一吹就着!”

  “枉费我等以往只是以火刀火石引火,往后有了这……”

  “火折子!”沈兵解释道。

  “火折子!好名字!有了此物,随时随刻都可引火!”

  点火的问题轻松解决。

  然后就是三弓床弩的问题。

  三弓床弩本身没问题,将其与“霹雳火球”结合也没问题,实在不行就将“霹雳火球”绑在铁弩箭上就可以了。

  问题在于三弓床弩是步兵使用的重型装备不适合骑军使用。

  骑军总不能用几匹马拖着一个三弓床弩然后要用的时候再紧急架设吧。

  实际上也没有这必要,原因是三弓床弩对“霹雳火球”而言是弓力过剩……三弓床弩可以将数十斤重的铁弩箭射出百余步,而“霹雳火球”只有十秦斤(五斤左右)。

  于是用三弓床弩明显就是浪费。

  沈兵的做法是将三弓床弩改小……确切的说不是改小,而是针对车兵设计了一张固定弩。

  对于弩来说,战车就是一个很好且很成熟的平台,且速度也与骑兵不相上下。

  若说缺点,那就是对地形要求较高越野能力较差。

  但这个问题在河套平原要么是草原要么是沙漠的地区几乎可以忽略。

  考虑到这些,沈兵就本着拿来主义的精神直接用战车改装。

  这就像现代的装备往往也是用什么什么坦克的底盘改装突击炮之类的,只要适用于战场就没必要重新设计,尤其是兵士很熟悉的装备,因为这连训练都省了。

  比如沈兵使用战车……每辆战车的编制可以保留,驭手的职责甚至还一样。

  然后什么车右戟手车左弓手就全废了。

  战车中间立起一根支架,支架上架起一张弩,这弩是可以旋转的,就像吉普车上加挂了一挺机枪一样。

  而且这弩还是踏弩,也就是脚踩下方的踏板就可开弩。

  之所要用踏弩,是因为这种开弩方式更快且可以用上自身的重量……如果是用臂张弩,就不能一边开弩一边观察敌情并将弩身转向目标,踏弩就可以手脚并用节省时间。

  战车上的两人就一个是弩手一个是装弹手。

  装弹手负责将“霹雳火球”装上弩身并点燃引信,弩手负责开弩并瞄准,然后“腾”的一声,一枚“霹雳火球”就腾空而起飞到一百二十步外……整整比匈奴骑射的距离远出二十步。

  王贲看到这装备后就放心了,他胸有成竹的对沈兵说道:

  “将军,有了此弩又有‘霹雳火球’,我等足可将匈奴驱出河套!”

  唯一的问题就是沈兵置下没有战车……

  这可以说是沈兵的失策,他总以为战车是个要被淘汰的兵种于是没有装备。

  沈兵没想到的是:他因为顾虑匈奴于是不敢装备马鞍和马镫,但如果不装备马鞍和马镫就不可能全面淘汰战车。

  现在后悔已来不及了。

  不过好在训练车兵并不是很困难。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