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七章 控制癌症恶化的可能_荒木泽代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前初定的区域有三个,分别是琼海,湘楚、蓉城平原一带。”

  “开渠同志,你对这个区域的选址有什么看法吗?”

  哒哒——

  杨开渠闻言食指在椅子上笃笃的敲了几下,沉吟着道:

  “琼海,湘楚、蓉城平原?这可都是好地方啊。”

  “不过如果要我选择,我的建议还是去琼海吧。”

  “琼海?”

  李觉掀了掀眉毛,他还以为杨开渠会推荐自己工作的蓉城平原呢:

  “为什么?”

  也不知道是不是长期教书育人的缘故。

  在听到为什么后,杨开渠顿时来了些兴致,强忍着病痛坐直了些许身体,解释道:

  “李厂长,你是搞工业的,对于水稻这种作物可能不太了解。”

  “水稻是一种对环境极为挑剔的植物,尤其是秧苗更不易存活,根据我们的经验,它生长的最低温度一般为12c,最适温度为32c左右。”

  “如果温度低于12c,则轻则根和芽停止生长,重则整株死亡。“

  “除此之外,水稻繁育下一代对温度要求更加严格,在开花、授粉等流程中的最适温度为25~30c,低于这个温度,则可能出现大量空秕粒,造成大量减产。”

  “除了温度之外,水稻对于日照的要求也比较严格,纵观华夏版图,琼海的三亚、乐东等地方,应该是最适合做水稻试验田的区域。”

  听到杨开渠的这番话,徐云的眼中顿时露出了一丝钦佩之色。

  这年头国内的杂交水稻研究还处于很初始的阶段,大多数人认为的水稻最佳种植地应该在江南或者长江流域一带。

  琼海那边农场有倒是有,但主要培育的是玉米种子和高粱,也就是后来南繁农场的雏形。

  但实际上。

  最适合做水稻杂交的地方其实正是琼海,原因便是杨开渠所说的温度和日照——其中日照是个隐藏的大坑。

  在原本历史中。

  袁国粮发现野生不育株之前没人能够从技术上进行杂交水稻育种,因此很多人认为杂交水稻的日照和大多数原生水稻是差不多的。

  但直到杂交水稻项目开始后大家才发现,杂交水稻的二到五代本对于日照的要求极其精细。

  最终找遍整个华夏,只有琼海才是最合适的地点,于是袁国粮便将团队搬到了琼海南江农场。

  上头这句话看起来轻飘飘的,但袁国粮团队却为此付出了四年时间的昂贵代价。

  因此杨开渠此时能够一语见地,足以表明他的能力与经验。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正常。

  毕竟杨开渠的经历非同一般,甚至全华夏可能就这一位孤本。

  杨开渠在36年的时候便写了一篇的文章,全书两万多字,同时抗战期间一直在后方进行再生稻种植。

  按照后世的情形来看。

  杨开渠院士的这种眼光,已经不单单是局限在农业领域那么简单了。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