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6章 为政者的责任_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时日尚短却总觉已些年月。杭州时已秋草枯萎,清照身旁西湖,心中只剩得一丝孤寂,于夜下伏案挑灯写信,有心绪万千,国朝家事,盛衰荣辱,一时不知从何细数。印象最深者,唯悲欢离合散席之凉意、和高兄风华绝代之质。”

  这是李清照的开场白,直言不讳的表达了心态思念夸奖。杭州的秋景一派枯草落叶,虽然应该很美,却被她比作了心中一丝孤寂,加上前后“国朝家事,悲欢离合”等用词,这里高方平不太知道她具体指的什么?

  是了……她说有心绪万千又说枯草秋意,兴许又和她公公赵挺之快要罢相、身体每况愈下有关?

  也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总归李清照还是高估了高方平的程度了。

  甩甩头继续往下看,好在下面的文字却通俗易懂了,和高方平前世在起点看的小白文差不多。

  信中为高方平解了疑惑,总算知道为什么宗泽忽然崛起了。

  李清照提及,到达之后便被民不聊生的江南吓到了,唯独听闻龙游县治下最稳,大钱的伤害最小。于是李清照便和赵明诚去龙游县拜访了宗泽。

  秋意枯草除了可以看做她公公的形势,也可以看做李清照在形容她所看到的江南景象,甚至是国朝景象。她除了是个烂漫的人,也真是个心有家国天下的爱国主义文青,特别受高方平感染之后这种心态越发浓重。

  于是就有了她和赵明诚对赵挺之相爷举荐宗泽一事。

  不知道老赵相爷出于何种心态,也许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赵相公专门审查了宗泽的简历后,有张叔夜的附和,便一纸文书把老宗掉入京城。

  “途中听闻高兄于汴京治理钱政,又于孟州初露锋芒,清照为高兄贺,知高兄于京城独力支撑不易,清照也算尽了绵薄之力,把宗公调入汴京,他是个好人能臣,高兄尽可信任,希望你们能相互助力,做出一番对国朝有利的事业来。我家夫君和公公的政治理念,或许高兄这等青云之志的才子看不起他们,但请尊重信任他们这次于宗泽身上的作为,由清照作保。”

  这是李清照在信的中间写的。

  最后,她附录上了在北京时候高方平写给她的《永遇乐》。

  昏了。

  那是她自己晚年的呕心沥血之作好吧,果然是文人相轻的德行,她这次在信中引经据典的找出了诸多毛病,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自我批评?

  然后她承认虽然喜欢这样的风格,却依旧批了个体无完肤,还说什么高方平不是作词的料,还是“然并卵”听来比较爽快云云。

  高方平彻底败了,以后真的不对文人去吟湿了,这次就算是送脸下乡。

  说起宗泽被启用这事,往后的朝局有得瞧了,或许从此开始,蔡京一手遮天的朝局就会慢慢的成为过去式。此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