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章 我要撞死_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臣是免死的,加上记录了士大夫们小辫子的百官见闻录已经被高方平烧了,所以出了第一批被蔡京赶出京城的,其他的文臣安稳了下来。不过张叔夜对武官的清理工作依旧没有停止,还在持续,越来越多的和张康国关于过于密切的军官,都被抓了。

  老张现在是西府副相,兼任政府中书侍郎,又得到了陶节夫相爷的支持,所以他也想借此机会,对京畿系的禁军构架做一次大扫除。

  牵连越来越大,就是昨天,马帅杨伯雄,步帅张才厚,两个军队大佬一起被抓,乃是张叔夜和陶节夫联合签发的抓捕命令。

  张步帅倒是没有和张康国牵连上,但这个老家伙口碑太坏了,现在也算军队大将之一的徐宁都去枢密院弹劾,当初张步帅威胁军官强买家传宝甲,几乎墙倒众人推,什么罪名都被抖了出来,最终以买官卖官的名誉、以贪腐太严重的名誉查办。

  听说枢密院的稽查人员进驻张府抄家的时候,查得现金钱财三十多万贯,另有票据证明,存在高府钱庄的二十万贯。

  财富自然都被穷疯了的张叔夜撸进国库去了。

  这次是动真格的,等待张将军的是死罪。许多人对此只有叹息,在平时,在蔡京执政时期,在赵挺之的无能时期,这些问题只是查还是不查的问题,但如果政治局势稍微有变化,死罪那是妥妥的,依照大宋律规定,官员贪腐一千贯就是死罪,所以张步帅死定了,他的俸禄拿八辈子也解释不了这么多钱哪来的,又被套上卖官的罪名,基本没救了。

  杨马帅查抄出来的家产和张才厚少些,但也是四十多万贯。但老杨是被区别对待的,他的罪名有点牛-逼,当时侍卫马军司开进汴京做事显然是大问题,但介于张康国是相爷,正统士大夫,皇帝已经下旨他告老站在了安全线上,那么就解释不了枢密院发文调军的事。所以杨马帅悲催的在于,他必须为禁军入城的事背负黑锅,那是甩不掉的,任何朝代哪怕是后世的文明法制社会,一但背负了调军进入京畿行动的黑锅,他的命运也不会更好。

  但是好处在于老杨是杨氏之后,国朝的有功之后,有国候的爵位。于是许多人都在分析,应该不会死,赵佶是讲感情的人,很可能会下旨赦免杨马帅的死罪。

  毕世静都没有幸免,身为重灾区侍卫马军司麾下,身为当夜进城的军队将领,毕世静也被抓了。算好高方平顶着陶节夫相爷的咒骂和口水,混进枢密院耍赖,陈述当晚毕世静的立功表现云云,又说这小子乃是不多的可用战将。

  陶节夫相爷乃是曾经带兵在外征战的帅臣,对于有能耐的战将是有天然好感的。毕世静也是个毫不重要的人,想做政治事件的牺牲品他毕世静还不够格,于是,陶节夫便也勉强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