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五章 进军巴赫塔兰_巴比伦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移动电话?戈尔巴乔夫一听,这个非常容易,作为一个大国,是有无数的自豪感在里面的,每一项比美国先进的发明,都是让他们感觉到骄傲的东西,比如,这个移动通信技术。

  “这个完全可以引进,不过,你不要小看了这个电话,初期的投入是相当大的,使用的成本也相当高,贵国有这个必要吗?”戈尔巴乔夫问道。

  “当然有必要。”张峰说道:“如果贵国能够帮助我国完成这个移动电话的建设,我国会非常感激。”

  这个移动电话,纯粹是民用的,军用通信里面还是常规的方式,这种与市话相接的移动电话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信号没有加密,很容易就被窃听。所以,这种民用的设备出口,苏联是非常大方的。更何况,现在苏联发展国内的经济,需要大笔的投入,这种可以盈利的项目,苏联正是求之不得。

  “为了更好的让这套系统更好地运转下去,所以,我们还希望从贵国购买一批计算机,用来程控交换数据方面,为了让我们的设备得到更好的升级,最好是大型计算机。”张峰说道。

  引入移动电话,是稍带的行为,通过这个,引入大型计算机,才是主要目的,因为,张峰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借口了。

  大型计算机?听到这个,戈尔巴乔夫知道一些,这种东西,是属于战略姓质的,因为,这种东西,关系着高精领域的数值计算。比如,核武器,导弹开发,都是需要大型计算机的。

  所以,听到这里,戈尔巴乔夫有些迟疑,他虽然重视改善中东之间的关系,重视同伊拉克的来往,但是,并不代表着,可以给伊拉克任何援助。

  “很抱歉,这种大型计算机,我们不能出口。”戈尔巴乔夫说道。

  张峰一听,也在自己预料之中:“如果有了这种计算机,我们的整个电话网络,都会更加快捷,我们非常需要这种大型计算机。真是可惜。我们不要太先进的型号,哪怕是老式的besm-6也可以。”

  苏联在大型计算机领域里面,其实并不落后,besm-6是苏联第一种淘汰了电子管的超级计算机系统。它由列别捷夫精密仪器与计算机工程研究所于1965年设计,1967年投入生产。这种大型机由晶体管构成,没有使用集成电路。在70年代被苏联广泛地应用于各领域。

  而新式的“厄尔布鲁士”是由列别捷夫精密仪器与计算机工程研究所从70年代开始研发的一系列超级计算机系统,大量使用集成电路。发展到了“厄尔布鲁士-2”成为拥有了10个超标量risc处理器的计算机,它被认为是苏联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超级计算机。广泛应用在航天工程、核武器研究和国防系统。

  张峰最想要的,就是这个超级计算机,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