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六章 北上_唐朝工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别宅,就娇滴滴喊着“姐夫”。就差投怀送抱抱住姐夫不放。

  安平巴不得淮南公主早点被马车撞死。

  “无事,只是发现起北风了。”

  “入冬的嘛。”

  白洁浅浅一笑,温暖人心。

  水平是比出来的啊,看看白三娘子这润物细无声的行事作风,再对比郑琬那副老娘的肉体就是值钱的价值观,差距啊。

  一行人没走洛阳,而是过河走的河东,然后隔着黄河在滑州对岸。顺着运河北上少走点冤枉路。

  永济渠起先是御河,杨广定的杂七杂八规矩伴随江山社稷一起烟消云散之后,沿河三州虽说民生改善了许多,却依然一锅浆糊。

  李董上台之后,河北道的官僚,除了幽州,基本没动。也算是安抚了人心,没有火上浇油。

  结果就这么一个幽州,祸害了半个河北道。

  瀛州刺史郑穗本被李德胜坑的不要不要的,本来去年就该专任中枢,结果今年还在瀛州诸县考察民情,就怕老百姓造反。

  然后河北道起先的粮食,只供应四个地方,一自然是边关,二是北都太原,三是京城长安。四是东都洛阳。

  结果这两年粮价一路暴跌。从恐怖的斗米两百五十文直降斗米五文,这特么足够让种地的农民放弃治疗了。

  郑穗本又被李德胜的圈地养羊运动搞的焦头烂额,没办法,一咬牙。听说老伙计薛大鼎在沧州也是变着法的维持和谐社会的运转,于是两家并作一家。又叫上了冀州刺史贾敦颐,一起上书朝廷,准备在浮水河口搞个瀛沧冀三州木料码头,设木料仓,补仓监和交易大使若干。

  人都是逼出来的,李德胜当初仗着自己爸爸和叔叔伯伯的地位,那真是横行无阻。再一个,李德胜的小伙伴,那都是皇族中人,就算地方上有人敢正面刚,结局也不会很好看。

  然后出身河东的薛大鼎,以及出身河南的郑穗本,灵机一动,学习了河东道太谷县的先进做官姿势。

  而当初黑洞到太谷县县令王中的,巧了,他正好专任沧州东光县县令。起先东光县是放在观州下面的,但因为观州是武德四年新设,加上贞观一二三年的各种自然灾害,死了一票人之后,人事问题拖了两年还没有搞好。

  因而虽说东光县名义上是观州的,而且观州州府也放在了这里,可实际上并没有观州刺史上任,由沧州刺史检校……

  总之,官僚主义害死人。

  老张一行人踏上永济渠的时候,郑家就收到了消息,然后郑穗本专门东光县等着。

  三州主要领导以及东光县县令王中的,都出席了欢迎会,沧州刺史薛大鼎更是发表了重要讲话。

  “操之啊,吾知汝欲往幽州,乃正事尔。然则华润义商,不可厚此薄彼啊。”作为河东薛氏,薛大鼎更是诚恳道,“仁贵与汝乃是长安挚友,彼在吾这里,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