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章 所图为何(下)_锦绣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是说,宣家觉得郦家会在粮食和江堤上做文章?”县衙二堂,杨晨在听完兄弟的禀报后,忍不住蹙眉道。笔@趣@阁wWw。biqUgE。info随后更是离开了椅子,在房中缓慢地踱起步来,似乎感到一阵心神不宁。

  “虽然宣卫鑫没有明说,但我看得出来,他最着紧的还是那浦阳江堤。”杨震分析道:“虽然他们斥巨资买下了大量的粮食,但说实话要是没有大的变数,他们手中粮食再多也无法对我们构成威胁。只有当天灾突然降临县城,比如大水围城时,粮食才能成为他们手中最厉害的那张筹码。”

  杨晨的脚步为之一顿,心里的不安感就更浓重了几分:“江堤之事一向由蒋充主持,而他却把如此要紧的工程交由郦家负责,这确实大为不妥!毕竟,这浦阳江堤可关系到我们诸暨数万百姓的生死安危哪!”

  作为诸暨县令,杨晨早已对城外的这条浦阳江有了充分的认识。

  这是一条孕育了整个古越灿烂文化,养育了无数诸暨百姓的母亲河。但同时,浦阳江也困扰了一代又一代的诸暨人,因为它总会在汛季到来时肆虐两岸。这十年来,浦阳江就有过三次决堤,将两岸农田并百姓家园毁于一旦。曾有诸暨人将浦阳江比作黄河,而称其为小黄河,正因于此了。

  现在,若是郦家真把主意打到了浦阳江的头上,试图让江水包围整座县城,确实会给杨晨这个县令带来极大的麻烦。即便粮食充足,光是堤坝被毁一事,他这个县令就难辞其咎。

  越想之下,杨晨的心里就越是不安。终于他猛地一顿足道:“不成,我不能坐困在县衙中只是空想,必须出城在江堤上看看。要是真有什么问题,趁着汛期未至也能来得及补救,不然一切都晚了。”

  杨震对此自然没有反对的意思,只是心里却犯起了嘀咕:“那郦家真会这么大胆,在修河堤上做出偷工减料的事情吗?”

  虽然雪早已停止,但北风却依然一个劲的刮着。这个万历二年的冬季,可比过去那些年要寒冷得多,就连身处江南地区的诸暨小县城,也让人生出了在北方才有的寒意来。

  杨震和兄长就是顶着这凛冽的寒风来到了离城三里远的浦阳江前。因为知道此事极其要紧,杨晨并没有知会其他人,来到此地的,也就只有身着寻常服色的他们兄弟二人而已。

  登上由夯土并石块浇筑而成,显得很是陡峭的堤坝之上,用手捶打了几下看似坚固异常的江堤后,杨晨缓缓地吐出了一口白气来:“看这儿的情况,似乎江堤并无什么不妥哪。”

  杨震紧挨着堤坝内侧,向着下方数丈外的江水看去。此刻因为是枯水期,江水离着堤坝都尚有一段距离,自然看不出任何的威胁来。听兄长这么说话,便也随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