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四章,第一次劝进和辞让_法兰西之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锅。那就是英国人的《航海法案》。这个法案是1651年10月,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吉利共和国议会通过的旨在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为此还引发了与海上强国荷兰的战争。

  这个法案规定。只有英国或其殖民地所拥有、制造的船只可以运装英国殖民地的货物。政府指定某些殖民地产品只准许贩运到英国本土或其他英国殖民地,包括如烟草、糖、棉花、靛青、毛皮等。其他国家的制造产品,必须经由英国本土,而不能直接运销殖民地。

  这个法令直到现在都是有效的。这种明显地违背了“自由贸易”的原则的法令,当然一直也都是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集中火力攻击的对象。但是因为英国航海界的坚持,这个法案一直都没有被修改。

  半年前,一些尼德兰纺织商人推动尼德兰共和国通过了一条报复性的法案:限制英国商品在欧洲大陆上的路权。当然,法案并没有明确地针对英国,只是要求港口、道路之类的设施优先供“支持自由贸易的国家”使用。而在“支持自由贸易的国家”的名单中,并不包括英国。

  如果仅仅只是尼德兰人这里才有这么个规矩也就罢了,但是尼德兰这边的法案一通过,法国人就立刻跟进了,法国人一跟进,整个欧洲大陆就都跟进了。这就使得英国货物在欧洲大陆上的物流成本明显的上升了,而且,将来随着铁路的广泛使用,这种运输成本上的劣势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而这很显然会影响到英国的纺织品在欧洲大陆上的竞争力。

  为此,从事纺织业的商人们采取了两手措施,一方面要求政府去和法国人协商解决问题,当然,他们也明白,英国政府也许能对其他国家施加所谓的压力,但是却很难对法国人施加这样的压力,法国人根本不在乎英国的军事力量,甚至于还喜欢时不时的撸起袖子来让英国人看看他们的肱二头肌。所以所谓的要求政府协商解决问题,其实是希望政府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修改航海法案,好换取法国人的让步。

  当然,这种做法,肯定会损害了国内的另一批人的利益,所以这件事情可没那么容易解决,估计不花个几年,再国会中讨论过来讨论过去个几十次,是别想有什么变化的。

  至于另一手自然就是内部挖潜,降低自己这边的生产成本了。

  纺织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的工业,成本中工资成本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所以雷恩第一个想到的办法就是降低工人工资并增加劳动强度。然而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却是,那些下贱的工人们竟然不肯接受他们新拟定的合同。竟然胆敢闹起来罢工,而且还选在“巴交会”前期,在英国商人就要为了英国的利益去和尼德兰还有法国的纺织商人战斗的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