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题_盛世太子李承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细读起来却远不如太子殿下这尾一联‘天若有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更加的高妙!”高仕廉无限感慨地道。

  大厅里众人闻言也都感慨地点点头,心里既有佩服也有羡慕……

  李世民闻言抬起头做一个深呼吸把手里的几张纸递出去,示意内侍传给高仕廉等人看,他则是神色极为复杂地看着大厅门口。

  过了一会儿看见李恪仍恭谨地站在当间不由地叹口气,伸手指一上靠近他的座位道:“你也坐下吧!”

  李恪躬身行一礼小心入席坐下,他就知道以李世民的心胸不会对李承乾的提议不动心。

  李承乾当然不可能千里逃逃地只送一首诗回来,在诗下面还有一份奏疏,建议李世民借此机会把漠北二十万联军一战击败,或杀尽以绝后患或用于修路挖矿做苦力辛劳而死。

  反正不能再让他们回到漠北,否则无论是回纥、同罗、铁勒得了这股力量必然又是一个薛延陀。

  李承乾的建议对李世民来说就像是一个阳+萎的人躺在一个赤+裸的美人身边,看见桌上有一颗有毒的春+药一样。

  他一方面十分赞成的李承乾的建议但又不敢轻易下决心,一则是怕李承乾的权力越来越大,再也担心为了留下这二十万联军使唐军元气大伤。

  以现在唐军的战力击溃漠北这二十万联军不难,但是想全部留下却是极其困难的事情,毕竟大唐这一次总共才出兵十余万对方可是有二十万人,真拼起命恐怕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大唐现在虽然武功盖世但是东北有高句丽,西部有吐谷浑和吐蕃,西北高昌那里也一直不平静,国内在南方偶尔还有獠人作乱,这十万大军损失过甚也不是李世民能接受的。

  另一方面李世民也想到,经此一战漠北诸部至少几十年不敢进犯大唐,而且就算这些部族都灭了,漠北也不过一片不毛之地……

  李承乾敢如此建议是因为他有信心把大漠南北治理好,而且他要挖矿、修路、修长城都需要人力。

  并且李承乾在派人去长安调刘仁轨时就已经命令裴行俭护送大批火药往朔方来,这样打起仗来消耗肯定会一少一些。

  只不过在李承乾给李世民送信时他的命令才刚到达长安,所以他在信里没有提及。

  至于他提到的治理河套李世民到现也不能接受,毕竟他还没有见过。

  很快李承乾的建议就在几个大臣手里转了一遍,房玄龄和高仕廉相互看一眼都露出难以取舍的神色。

  “陛下太子殿下所奏固然有理,但是眼下我大唐在塞北只有十万大军击退击溃敌军固然不难,但是若想全部留下却绝非易事,不若先允其降,然后分而……”杨弘礼是兵部侍郎行相权他必须要拿出意见。

  李世民看他一眼没有说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