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四七章 交心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倭寇之中,除非他们永不靠岸,否则定会泄露根脚。剿灭倭寇是我们此番的战术目的,却不是我大明的战略目的。为我大明长治久安,此番孤还需总兵倾力相助。”

  郑和沉吟了一下问道:“殿下,何为战术?何为战略?”

  朱瞻基反问道:“郑总兵学富五车,可知政治一词?”

  郑和应道:“先秦诸子就曾使用过政治一词。《尚书·毕命》有‘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周礼·地官·遂人》有‘掌其政治禁令’。历朝历代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将‘政’与‘治’分开阐释。‘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则主要指管理民众和教化民众,也指实现安定的社会。”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郑总兵当真名不虚传,如此生僻之词义也能阐释的清清楚楚。那么,请问郑总兵,战争的目的又是什么?”

  郑和沉吟了起来,朱瞻基不等他开口又说道:“所谓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一切战争的目的都是为了政治服务。剿灭倭寇,只是一场战争,但是要是想要彻底解决倭寇问题,不是一场战争就能解决问题的,我们必须深挖倭寇之根基,从根本上断绝倭寇的生存之基,这就是战术和战略的区别。”

  郑和应道:“殿下的意思是说,争一时之长短,用战术就可以达到!如果是争一世之计,就需要从全局出发去规划,这就是战略!”

  朱瞻基哈哈笑道:“与总兵言语真是让人心旷神怡,瞻基佩服不已。”

  这是朱瞻基的心里话,跟聪明人说话,对方能很快就领会自己的意思,节省了不少口舌。

  而且郑和能用简洁的话语,就完整地表达了朱瞻基的意思,这一点是朱瞻基远远不及的。

  他比郑和强的地方,只是多了一些见识,另外两个人的地位不同,所以接触的信息不对称。

  真的比起个人综合素质,朱瞻基真的觉得自己比不上郑和。

  郑和问道:“殿下,内臣长期不在朝中,所以对朝廷局势了解不多。自去年北征,陛下击溃瓦剌部,在草原开发北明山铜矿,草原局势为之肃清。如今朝廷是否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大明沿海各国了?”

  朱瞻基笑道:“郑总兵是否想问,朝廷会更加重视海权了吧?”

  郑和有些羞愧地自惭地笑了笑,抱拳说道:“内臣贻笑大方了。”

  朱瞻基肯定地点了点头说道:“郑总兵请放心,虽然现在的草原势力还没有彻底征服,但是朝廷也不过是在等新式火枪换装。待得大明各军卫都用上了火枪,那个时候,草原势力的骑兵优势将彻底不复存在。

  而今后的大明,不会再将那两百万北元势力视为真正的敌手。大明就将会变成以海权为主的盟主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大明以外的地区。郑总兵需要做的就是要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今后的大明,需要总兵的地方还多着呢!”

  郑和又问:“如果肃清了倭寇势力,和下一步将何去何从,还请殿下明示!”

  朱瞻基笑道:“在帖木儿王国的西方,还有无数的小国,那些国家都没有听说过我大明,甚至不知在东方还有我大明的存在。要扬我大明国威,还离不开总兵的辛劳。”

  郑和斩钉截铁地说道:“此乃和毕生志向,不已为苦。”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