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九十七章 激动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殿下英明啊!”

  台下杂七杂八的说着,每个人都激动不已,要不是他们都是经历了耕种礼仪的熏陶,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想要涌到台前。

  他们这些人在刘万他们这些内侍的有意引导下,杂乱无章的口号逐渐变成了三句:

  “愿为殿下效死……”

  “愿为大明效死……”

  “愿为中国效死……”

  朱瞻基很满意这样的效果,他右手握拳,一上一下地高举着,用动作带着台下的学子们一起高呼起来。

  好一会儿,他才改为双手平压,台下就逐渐平静了起来。

  朱瞻基这才又说道:“不少人皆道孤不喜儒学,此乃偏见。儒学自春秋兴盛,西汉独尊,形成了我中国一千多年来的社会伦常。孤又怎会对儒学有偏见?但是……”

  万事皆怕但是,朱瞻基又道:“但是儒学有着自己的局限,除了春秋大义,社会伦常,对其他学科的压制,已经阻碍了大明的发展……

  没有工匠,如何能造出大车,造出大船?一个能救治无数百姓的医师,真的就不比一个士子贡献更大吗?

  儒学是基本,是我们做人的准则,但是每个人不应该被儒学限制住,继而瞧不起其他人。

  不管是士子,还是农户,还是工匠,还是医师,都对大明有着同样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应该在儒学之外,掌握更多的能力,能为这个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今次朝廷选士,孤就已经通告天下,要增加海外时务。所有学子都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孤还可以告诉诸位,这只是开始,今后朝廷选士,会逐渐改变现在的格局。八股文做的好不好以后不再重要,只要诸位懂得春秋大义足矣,更多的是要有能力将所学用来教化众生。

  儒学为体,杂学为用。这将是朝廷以后选士的方向。

  今后的朝廷官员,选官也会大变。不懂农学不足为一地职官;不懂算学,不能到户部为官;不懂律法,不足到都察院,刑部为官;不懂军事,不足到兵部为官;不懂格物,不足到工部为官。

  所有的官员今后都将会逐渐专业化,只懂吟诗作对,春秋大义,却不知道如何带领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官员,今后将逐渐淘汰。”

  听到朱瞻基这样说,台下响起了一阵吸气的声音,显然每个人都非常震惊。

  朱瞻基却不怕会引发“官愤”,因为明眼人都知道,任何政策的推行,都需要官员的行动,即使要变,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变的。

  所以他又说道:“孤知道,要做到这些,需要等到你们都成长起来,不同的时期,需要有不同的政策。

  大明建国之初,识字的士子都很少,所以太祖爷爷采用八股取士,许多士子,还没有从国子监学成,就已经被选为官员。

  许多官员的能力得不到确认,就被安排在了不同的位置,以后只能又逐渐调整。

  可是如今大明国力强盛,士子越来越多,边境又安宁了下来。我大明蒸蒸日上之际,更应该将朝廷中心转向民生。

  但是从今后开始,每个士子都应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然后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更能为这个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所以朝廷选士,不能一成不变,不能固步自封,更应该适应需要。

  孤准备用二十年的时间,彻底改变如今的选士的标准,让每个士子都能成为国之肱骨,让每个士子都能成为一个有用之人。

  而这一切,就从你们开始,从你们这些大明的未来肱骨开始。

  诸位,愿不愿意随孤一道。让大明百姓人人有其地,人人有其居。让大明百姓,人人家有余粮,让大明百姓,顿顿能吃肉。让大明百姓,人人都能有新衣。”

  这些学生是最容易被蛊惑的阶段,每个人都怀着崇高的理想,抱着经国济民的思想。

  他们听着朱瞻基的话,一个个激动不已,用尽全身的力量嘶吼着:“愿意!”

  就连胡俨这个已经六十岁的大儒,这个时候也激动的有些热泪盈眶。“我要活到八十岁,看到殿下把天下变成他说的样子!”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