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9可能和不可能_我们的世界大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从前我们有一种荒谬的理论,认为能够飞上天的单引擎飞机,重量是无法突破一吨的。”老人抚摸着那架机翼产生了裂痕的模型,坚定的说道:“这台ty-3型发动机却让我们成功的突破了这个错误的定论。事实证明,先不论性能如何,至少它可以让一吨以上的飞机飞到天空上去,不是么?”

  另一名航空领域的专家脸上挂着欣喜的表情,因为这个为首的设计师刚才提到的理论突破,就是他一直以来试图证明的东西。单引擎飞机重量可以突破一吨,这个看起来很正常的说法,在两年前还一直被航空界称为谬论。

  他们这些航空人,穷极一生不就是在探索着,让人类可以飞上蓝天,让人类可以携带更多的东西飞上蓝天,让人类可以更快更稳更从容的飞上那湛蓝遥远的天空吗?可是如果只有一吨这么点儿重量,怎么够前面说的如此多的要求?

  “将机翼的承重结构再加固一些……如果可能的话,和内置的油箱融合一下,在结构上互相借力不也是一个好办法吗?各个部门互相合作,在尽量降低重量提升的情况下,想办法让飞机飞起来。”为首的航空工业方面的泰斗开口,用他那一贯缓慢的语气,给整件事情定下了基调。

  事实上另一个设计方案已经在大明帝国的另一个飞机制造厂展开了,另一个方案因为没有原来飞机设计框架的掣肘,拿出来的设计更加符合新式飞机的基本要求——为了加固飞机机翼内的结构强度,他们在机翼翼根增加了很多支撑结构。

  而为了让这些支撑不成为毫无作用的死结构,设计师们巧妙的将飞行中阻力强大的起落架,设计成了可以收纳进飞机机身的样式。这样一来新的飞机在空中受到的阻力更小,可以拥有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外形。当然,这种飞机因为重新立项开始研发,所以距离设计成功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要等。而且大明帝国的军方,哪怕是最乐观的几个飞行器设计专家,也并不认为单引擎超高速战斗机,可以成为未来战斗机设计的主流。

  至少在现在看来,采用更保守的设计方案,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所有负责这些项目的大明帝国工程师和军方代表们,也都更倾向于更稳妥的方案,来解决大明帝国未来空军的武器装备问题。

  不过即便是保守到极致,技术的进步也让所有人振奋不已。眼前的这种飞机已经足足有原来的双翼飞机两个那么大,仅仅只是预估的指标,就已经让它未来的使用者们兴奋异常。虽然目前暂时还没有研制出实体机来,可是依旧能够从模型上看出它的可怕。

  是的,可怕!对于在场的大明帝国空军军官来说,他们觉得正在试验的这种飞机,真的可以用可怕两个字来形容。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